本文由速途网(sootoo123)原创
作者 / 乔志斌
“半代小升级,体验大升级。”这可能是速途网这段时间,在体验小米12S Pro过程中,最为真切的感受。
本月初,小米正式推出了小米12S系列新品,虽然看上去是年内迭代的“小改款”,但这一次却带来了两大“重磅升级”:一是处理器全面切换到了高通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二是这一次正式与徕卡合作,将徕卡百年的摄影理念、技术、风格,原汁原味呈现在手机上。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这台小米12S Pro一起来看看,这一代的小米12S系列究竟带来了哪些升级。
「半代的小升级」
单纯从外观来看,小米12S Pro相比前代确实只能算是“小升级”。
手机正面依旧是那块熟悉的6.73英寸的AMOLED双曲面屏幕,不仅支持1-120Hz的屏幕自适应刷新率,而且在三星E5材质的加持下,亮度更高、功耗更低。
而背面则沿用了和小米12 Pro相同设计的AG玻璃材质后盖,后置摄像模组依旧采用了精致的CNC铝合金矩阵设计,并在摄像头之间采用了细线分隔。唯有在摄像头模组的「LEICA」字样,与后盖全新的白色配色中,能够感受到半代升级的不同之处。
事实上,小米12S Pro建立在前代小米12 Pro的8.16mm厚度以及205g(小米12S Pro为204g)的优秀手感上,在半代升级中选择延续时尚设计,也是在情理之中。
「体验的大革新」
如果你以为小米12S Pro只是“半代的小升级”,那么性能表现上的突飞猛进,则堪称近2年来小米手机最重要的一次“大升级”。
这一次,小米12S Pro搭载了由台积电代工的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这颗芯片采用了台积电4nm制程工艺,Cortex-A510小核、Cortex-A710大核、Cortex-X2超大核主频都提升了约0.2GHz,其中超大核最高主频达到了3.2GHz;GPU频率也提升了10%。得益于全新的台积电4nm制程工艺与频率提升,骁龙8+的CPU和GPU均获得10%的性能提升和30%的能效提升。
跑分方面,小米12S Pro安兔兔综合跑分成绩达到了107万分。从跑分方面来看,相比骁龙8机型提升约在7%左右。
相比提升频率带来的极限性能提升,骁龙8+带来的30%的能效提升,为小米12S Pro带来了“脱胎换骨”般的性能体验。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采用了目前主流的高负载游戏《原神》进行测试,并采用骁龙8机型进行对比。在测试中,两部手机分别在电池选项中开启“性能模式”、并在游戏中心开启“性能模式”,并在游戏中心以“高质量”模式进入游戏。在游戏画质设置中,首先将图像质量设置为“极高”,并手动将最大帧率设置为“60帧”。测试路线为从蒙徳城到璃月港。
在室温25.5℃的状态下开启游戏,小米12S Pro在15分钟的游戏之后,游戏平均帧率为59.55fps,手机表面最高温度为42.5℃。从帧率曲线来看,“跑图+战斗”的组合确实为手机的性能带来比较大挑战,但小米12S Pro在游戏绝大多数时间帧率都保持在55fps上下浮动,在视觉上并不会带来肉眼能够感知的卡顿。
相比之下,作为对照组的骁龙8机型,15分钟全程平均帧率则仅为46.15fps,游戏不到3分钟,便因为处理器温度升高遭遇了游戏最大帧率限制为40fps,随后虽然帧率由于处理器温度恢复有所提升,但最终只能稳定在45fps上下浮动。游戏测试过后,机身的表面最高温度却高达47.9℃。
可见,骁龙8+相比骁龙8,在能效比的大幅提升之下,不仅带来了更强的性能,更让高性能能够更为稳定持久的释放。
此外,小米12S Pro还成为了该系列唯一支持120W有线快充的机型。使用原装充电头为手机充电,0-100%仅需耗时19分钟。
牵手徕卡,小米重回科技与人文「十字路口」
除了性能体验上的大升级以外,小米12S系列的另外一大升级,便是宣布与德国百年相机公司——徕卡合作。从发布会前雷军的“官方剧透”来看,双方的合作是徕卡先找到的小米,而且双方的合作肯定不止于“贴标”那么简单。
那么,小米从与徕卡的合作,究竟获得了什么呢?
在速途网看来,小米最大的收获,便是重新回到了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上。
首先,便是在影像中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
在相机中,徕卡为小米带来了“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两种画质风格。其中,“徕卡经典”更加倾向于徕卡相机原生的色彩倾向,用更高的色彩饱和度和明暗反差,给予照片“光影”的质感。而“徕卡生动”则更加倾向于手机常见的调色方式,用更艳丽的色彩和更高的亮度,赋予照片“色彩”的张力。
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笔者也很难说出哪种画质风格更好,因为在不同的风格侧重之下,各自都有擅长拍摄的场景。例如“徕卡经典”适合拍摄静物、老街、夜景等,更加深沉的明暗反差,会为照片增加一种胶片的沧桑感;“徕卡生动”适合拍摄绿植、晴天下的高楼、儿童、宠物等,明快的颜色则为照片增添了生命力。
但无论哪种风格,都意味着在徕卡的加持下,小米无需再在照片中刻意追求色彩的绝对准确,而是从体验出发,通过色彩风格的演绎,来表达照片背后要讲述的故事。
说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感受到,徕卡的加入,为小米12S系列的影像涂抹上了醇厚人文气息。
其实,无论是徕卡(LEICA),还是蔡司(ZEISS)和哈苏(HASSELBLAD),回顾这些百年的品牌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就是一部人类摄影的发展史。
从十九世纪相机发明,人们终于学会用图片的形式,去铭记那些不想被遗忘的瞬间,也让摄影成为了当时的贵族人士、社会名流心驰神往的一种记录方式。而最初的相机,多数是需要三脚架支撑的体积巨大的木箱子,不仅笨重,而且镜头、快门不可调,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而这也让彼时世界上精密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德国,诞生了世界著名的徕茨公司(徕卡公司的前身),而徕卡相机的出现,开启了小型相机的发展历程。
事实上,虽然这些光学巨头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技艺,但受限于时代的局限,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而聪明的摄影师则会“利用”好这些缺陷,形成独特的风格。
例如,在最早期的相片中,在曝光技术和底片技术的局限之下,摄影师们只能用黑白两种颜色记录影像,这就让摄影师们用精妙的构图,去突出画面的主题。
而随着胶片技术的迭代,照片在“黑与白”之间开始能够记录更多的灰度,勾勒出了更多细节。这一阶段,摄影师能够更多的借助光影的变换,去代替色彩记录故事。
再随着彩色胶卷的出现,摄影正式进入到了彩色时代,照片也开始能够记录五颜六色的色彩,同时根据胶片感光能力与冲洗手法的不同,呈现出褪色或是过于浓艳的感觉。而那一时间的照片通常所带的“暗角”,其实源于相机光路技术限制,镜头的边缘部位光线入射角度很大,光线发生更多折损,发生失光现象,这就会产生暗角。两者结合之下,就成为了摄影师们所常说的“德味”。
而在小米12S Pro与徕卡相机中,也移植了徕卡最新旗舰机型同款滤镜,包括徕卡单色HC(高反差)、徕卡单色、徕卡自然、徕卡鲜艳四种风格,原汁原味还原了徕卡不同发展时期的影调。
虽然如今手机相机影像能力早已今非昔比,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不同的影调去记录人或物在记忆中想要呈现的模样。例如“徕卡自然”模式中,自然的颜色、对比度、暗角的风格演绎,仿佛画面轻微褪色、边角慢慢模糊的记忆,在试图悄然溜走的瞬间,被相机定格为永恒。
那么,徕卡的加入,是不是意味着小米可以放弃照片中色彩的准确度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想要让画面呈现出心中所想的基础,恰恰是“科技”所要完成的任务。
试想一下,如果相机白平衡飘忽不定、曝光忽明忽暗,一张是“阿凡达”、一张又是“圣斗士”,那么再高级的滤镜,也无法还原想要表达的故事。
因此,在以手机影像引领的“计算摄影”时代,就是利用科技的力量,保证影像系统能够准确、稳定地发挥。
在硬件规格上,小米12S Pro采用了三颗5000万像素传感器,且联合徕卡研发了专业光学镜头,并通过了徕卡Summicron认证。其中主摄传感器为索尼IMX707,它拥有1/1.28″超大底,并支持2.44μm四合一融合大像素,此外还搭载了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FOV达到115°,另外一颗镜头为5000万像素的人像镜头,可以实现等效2x光学变焦。
而在软件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如今的手机影像不仅能够智能识别图像中的主体与背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焦跟踪(例如小米12系列上首发的“万物追焦”功能)与画面调优。这也就让手机能够在相比相机更小的空间之内,能够通过“计算摄影”提供更为准确的色彩、曝光与白平衡控制、更为广泛的动态范围,更具冲击力的画面直出效果。
这些“成像指标”上的不断进化,来自于小米自成立以来在影像能力上不断努力,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小米工程师文化的“浪漫”。如今,通过将自身研发的科技手段,与百年徕卡在影像调校功力结合,不仅为提供了稳定高质量的原图,还能够为后期调色开放接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画面调优。
不仅如此,借助技术,小米12S系列还复刻了徕卡最经典的三枚“传奇镜头”,包括35mm经典黑白镜头、50mm经典旋焦镜头、90mm经典柔焦镜头,通过对经典镜头的特征来进行数字建模,并用软件来模拟镜头的特殊质感,让经典镜头在手机上完美呈现。
可以说,小米与徕卡联手,正是因为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最终才将手机的影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而在细节之处,小米12S系列相机App也经过重新设计,不仅在UI中加入了徕卡元素,同时还复刻了徕卡相机的机械快门声音。而在拍摄完成后,小米12S手机还能为照片加入徕卡大师水印,红色的“可乐标”、机型、照片参数等信息,让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幅得意的作品。
写在最后
作为半代的升级来看,小米12S Pro在前代全面顶配的基础上,仅仅从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带来的能效比提升,就已经带来了足够多的惊喜,面对已经到来的炎炎夏日,一颗远离发热降频的手机,足以带来跨越代际的体验提升。
在手机影像方面,徕卡的加入也让小米在强大的软硬件调校能力的技术基础上,强化了对于人文的理解,让影像从参数上的全面优秀,升华到对心灵的触动,这也是另外一种“感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