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链NewLink宣布完成E轮20亿人民币战略融资,领投方为招商局资本,中金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据悉,此轮融资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母公司能链融资、子公司能链物流独立融资,以及能源资产管理基金设立。据统计,能链在2021年累计融资已超40亿元人民币。
除了获得多轮融资外,年初曾有消息称能链集团有上市计划的传闻,虽然很快得到了的否认,但资本市场依然对其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之下,能链能够成为资本的“香饽饽”,是否是因为切中了“双碳”主题,乘上了发展风口?而在这个过程中,能链又能够为碳中和做出哪些贡献?这让速途网陷入了思考。
新基建的基建
企查查信息显示,能链集团NewLink主体为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主营业务是搭建一个创新型能源数字化开放平台,致力于“用数字化定义能源新基础设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大中台等技术,重构“数字化能源大生态”和“能源新基础设施”。
目前,能链旗下共有能链团油、能链快电、能链云、能链物流、能链综合能源港、能链智电6大产品线,推出NaaS(NewLink as a Service),为企业与车主提供数字能源解决方案。
对于能源行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在于平衡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双碳”国策碳排放限额之间的矛盾;另外一方面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能源交易的全链路降本增效。
在能链创始人兼CEO戴震眼中,利用NaaS为了能源行业调配供需以及降本增效,不仅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模式还具有可复制性。他曾表示:“通过算法和集中供给,再通过投资,可以将每个能源赛道重新做一遍,这都是在和新基建接轨。”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未来我国在新能源上新增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万亿,每年投资将超过3万亿,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以上。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可持续的发展需求,让与“碳中和”相关的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能链集团平台的可复制性,也成为了其能够被资本所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营业务较为单一
速途网发现,能链集团目前虽有六大业务线,但几乎全部集中于能源集采与新零售的链条之上。其中能链云与能链物流主要为连接上游能源供应侧的运营商与合作平台,能链团油与能链快电则连接下游企业与车主的新零售服务平台,而能链综合能源港与能链智电则主要作为能力与解决方案的复制的赋能平台。
也就是说,抛开“双碳”概念,能联集团依然是一家基于能源交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通过交易抽成、信息服务等方式带来营收。而随着“双碳”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能链集团能够乘着发展风口,以资本做翅膀快速发展。
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能链所属的车主邦科技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21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65.29%。不过,从专利文本分析可知,车主邦科技近几年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图形用户界面、信息处理方法、加油站、运行程序、位置信息等专业技术领域。
根据公开信息,能链旗下的团油、快电平台,在B端市场,主要面向商用车平台、出行平台以及物流企业提供充电网络服务,目前业务已拓展300个城市。
“补贴换规模”模式存疑
在资本的驱动之下,能链对于发展的需求显然无法停留在仅为B端的职业司机服务上。而说到能链集团的C端业务,不少车主都经历过“团油App”的广告轰炸。
“3亿车主都在用”、“满100元返100元”以及明星的鼎力代言,都让“团油App”在短时间内在C端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关注。而在广告代言之外,团油在拉新策略上选择了“补贴”。
事实上,“补贴换规模”的经营模式虽然能够在一时收获亮眼的数据,但也会推高App的新客成本,而在补贴退潮后用户也会大量流失,最终要让投资人买单,而消费者层面则是利益受损。也就是坊间常说的“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速途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关于能链团油的投诉有1052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车主实际享受到的“加油金”补贴与广告存在较大差异,更有消费者要求能链团油修改宣传内容。
速途网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中投诉最多的是团油在补贴方面的“杀熟”,投诉主要集中在团油“充100返100加油金”的宣传口号上。有车主反应“团油App”仅第一次加油100元能够返还100加油金,而随着加油次数增多,加油金能够补贴的比例却越来越少,除了第二次加油能够抵扣30%,在三次加油之后补贴普遍仅为10%,相比于从加油站购买油卡,油价反而更贵了。此外,加油金提现不仅有门槛,且只能提现90%。
此外,速途网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有司机投诉团油“虚标油价”,APP内油价仅为最高补贴之后的价格,而非司机实际的加油价格,容易对司机构成误导。
对不少企业来说,“烧钱换规模”已经成为了快速壮大的必经之路,有了规模,才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本青睐,为融资或上市铺平道路。然而,能链需要谨记的是,口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