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的企业与团体纷纷设立碳中和目标,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有序进行。为此,速途网特别企划了《碳中和一周报》,用以汇总、梳理一周内碳中和赛道发生的事件。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周中碳中和赛道都发生了哪些事件吧。
政策趋势
发改委、能源局: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开展储氢、储热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近日,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其中,主要目标对降低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做了明确规定,到2021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
浙江10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碳中和
日前,浙江银保监局联合浙江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制定出台《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6+1”重点领域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重点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以及绿色低碳科技创新(6+1),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强化转型期金融风险管理、加强数字化改革引领、推进行业自身建设等五大路径出发,确定20条重点任务,形成38项重点领域的差异化金融支持具体举措,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青岛发布碳中和专项基金,规模100亿元
21日,在青岛“搭建资本招商平台 推动双碳产业集聚”2021年第二季民营经济创意会。会上发布总投资142亿元的4个项目,分别是三力本诺化工园区碳中和项目、鼎信阳光碳中和和污染修复创新产业园项目、北辰科技退役锂离子电池低碳绿色循环利用项目、青松资本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其中,由青松资本和城阳区政府共同发起的“100亿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是目前国内同类城市中政企共同参与设立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专项基金。
青岛举办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推进会
22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支持,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办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推进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本次推进会旨在探讨研究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策略,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围绕绿色金融、绿色生态、绿色建造、绿色生活四大领域,推动试点工作破题起势、纵深展开。 经核算,本次会议共产生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在内的碳排放量19.69吨,核算结果经过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核查。通过碳交易,会上所产生的19.69吨碳排放量全部“归零”。 去年12月,青岛成功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
苏州建立全国首个数字碳账本
7月11日,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在苏州高新区揭牌。该中心将通过标准制定,建立全国首个数字碳账本,聚力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碳普惠领域的全国样本。 “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理事长陶岚表示,未来,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将以苏州为中心,打造辐射长三角,覆盖全国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公众端碳减排模式,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成为从公众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最佳标杆,讲好全民碳中和的中国故事。
广东2020年碳排放配额履约率100%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广东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的公告》。截至2021年7月20日,广东省电力、钢铁、水泥、石化、造纸、航空六个行业共245家控排企业均按照核定的2020年度实际碳排放量,通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提交了足额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广东碳普惠减排量(PHCER),经省生态环境厅审核,符合相关规定,准予清缴并注销。至此,2020年度广东省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履约率100%。
行业风向
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落地
20日,浦发银行合肥分行与苏州分行联合落地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用于目前长三角区域单体最大的屋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滁州隆乐新能源有限公司滁州隆基乐叶34.5兆瓦屋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该笔业务的落地,是绿色金融“融资+融智”的良好示范。 据悉,此次创新推出的碳中和“挂钩”模式,将贷款利率与项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程度——即光伏发电项目供电量、碳减排量相挂钩,设置分档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随着发电量、碳减排量的上升而下降。
中国首个碳中和团体标准诞生,填补光伏行业空白
日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正式发布中国首个碳中和团体标准《光伏发电站建设碳中和通用规范》和《光伏发电站运营碳中和通用规范》,为光伏电站的碳中和实施提供了依据,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
全国碳市场首笔大宗协议交易完成
21日全国碳市场出现首笔大宗协议交易,这也是全国碳市场开市后成交的首笔大宗协议交易。该笔交易的双方为中国石化和华润集团,前者从后者处购入10万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这笔大宗协议交易成交价为52.92元/吨。
首支碳中和基金开售
7月22日,西部利得碳中和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开启发行,预定发售期为14天。若发行顺利,这将成为首支名字中含有“碳中和”字样的公募基金。Wind数据显示,碳中和指数5月以来涨幅接近20%。受行情影响,碳中和概念受到了资金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碳中和投资中较为重要的新能源板块。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3只名字中含有“碳中和”字样的基金通过了审批,除了西部利得碳中和基金外,海富通、汇添富基金的相关产品也已获批。据了解,这两家基金公司的“碳中和”基金预计将在8月份启动发行。同时,创金合信基金申请的碳中和产品也正在走审批流程。
首届“国际碳中和30人论坛”召开
21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CICEC)发起和主办的首届“国际碳中和3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围绕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技术和机制等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以促进各方形成绿色低碳的文化共识,并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智慧成果。
华中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成立
21日,华中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在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揭牌成立,华中区域气象中心主任、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怡明,咸宁市副市长谭海华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中心的成立可以结合气象局在数值同化和再分析方面的优势,开展有关碳中和有效性和潜力的评估工作,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江西锂电、稀土产业出口大幅增长
21日,南昌海关透露,受“碳中和”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幅增长,江西锂电、稀土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上半年,氢氧化锂、人造石墨等锂电产品出口增长42.2%,稀土及其制品出口增长87.8%。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江西省有实际进出口业绩的企业4985家,增加14.8%。其中,新增企业1714家,进出口667.8亿元,占全省外贸比重的29.4%,其中出口604.3亿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35.9 %。
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成立
日前,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在沈阳工业大学成立。该院以生态和工业碳中和方案作为解决路径,以碳金融衍生品为轴线,以推动东北亚碳市场融合为使命,研究碳中和管理中的相关技术和模式,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建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碳达峰、碳中和智库。 成立大会上,沈阳工业大学与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国际能源署:碳排放量2023年将创新高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而且“看不到明显的拐点”。IEA在报告中称,各国政府在恢复性支出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分配给了清洁能源措施。具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世界各国政府为“与能源有关的可持续恢复措施”拨出了大约3800亿美元,仅占复苏总支出的2%。IEA称,“目前动用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实现国际气候目标的需要。资金的短缺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为明显,许多国家面临着不同的融资难题。”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被LG反超
近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7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19.7GWh,前5个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同比增长约2.7倍至81.6GWh。从前5个月的累计数据来看,宁德时代仍然位居榜首,但与第二名LG 能源的装机量差距仅有 0.4GWh。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已经连续4年霸占冠军席。 锂电池企业的业绩大增,也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扩大有着关系。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 1-6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 120 万辆,分别达到 121.5 万辆和 120.6 万辆,同比增长均为 2.0 倍。与 2019 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长94.4% 和 92.3%。
TUV莱茵将于8月6日举办中欧碳中和高峰论坛
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将于8月6日在上海举办“中欧碳中和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将探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重点行业政策、中德合作碳排放交易体系、碳市场机制和相关行业N2O(一氧化二氮)的减排、欧盟最新碳相关法律法规、碳减排监管框架下德国境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等热点话题。
企业动态
TCL成为国内首个碳标签评价获证企业
7月17日,在第四届中国低碳之路高峰论坛暨2021邹平碳中和论坛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颁发了国内首张电器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TCL成为国内第一个电器产品(液晶电视机)碳标签评价获证企业。
奥飞数据获得碳中和认证
近日,广东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飞数据”)整个碳中和过程参照ISO 14064等国内外碳中和相关标准要求,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指定认证机构的监督下完成,并最终获得碳中和的认证。
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
21日,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已经正式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且中航锂电涉嫌侵权范围覆盖其全系产品。目前,该侵权案已获受理,被诉方中航锂电针对此事回应称,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提供给客户的产品都经过专业知识产权团队全面风险调查,公司确信其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宁德时代方面则回应称,已就中航锂电专利侵权案递交起诉书,案件已受理。涉案专利涉及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此次涉嫌侵权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宁德时代表示,知识产权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也是企业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宁德时代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同时积极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赣锋锂业18亿元收购锂矿,股价连续3日大涨
本月17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有限公司或其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对加拿大Millennial进行要约收购,本次交易股价为每股3.60加元,交易金额不超过3.53亿加元(约18亿人民币)。 通过这次收购,赣锋锂业控制的上游锂资源权益储量将由2890.64万吨LCE提高至2970.44万吨LCE。同时,此次收购有助于中游锂盐建设不断扩产。公告显示,Pastos Grandes盐湖项目目前规划了每年2.4万吨碳酸锂的产能,该项目产能尚在建设当中。 消息发出后,赣锋锂业AH股一度猛涨,续创历史新高。22日,A股涨近6%,报196.6元,总市值2826亿元;H股涨逾3%,报173港元。
比亚迪向郑州捐款2000万元人民币
21日,针对河南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汛情,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向郑州慈善总会捐款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救灾紧急举措和灾后恢复工作。此外,比亚迪还开启车主紧急救援服务通道,并开放郑州市所有4S店作为应急避难场所,附近市民可就近进店寻求援助。
国轩高科捐款捐资1000万驰援河南
今日,国轩高科捐款捐资1000万元紧急驰援河南,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此次捐款的1000万元中,现金捐款为500万元,目前这笔款项已经通过安徽国轩慈善基金会捐至郑州市红十字会,用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公司将拨付500万专项资金,为当地搭载国轩电池的受损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免费维修和更换服务。
宁德时代捐赠2500万元人民币驰援河南
宁德时代决定捐赠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1500万现金捐赠给河南慈善总会,用于当地开展救灾、安置及重建工作;1000万元专项资金保障当地搭载宁德时代电池车辆的检修服务,优先确保当地公共交通及时恢复运营。
国轩高科再建20GWh动力电池基地
20日,国轩高科旗下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国轩)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新站高新区建设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该基地将专注大众汽车标准电芯的生产制造。项目预计占地500亩。该项目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一期项目10GWh拟自开工之日起 18 个月后竣工投产。国轩与大众将联合开展电池技术创新研发,将新站高新区打造成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基地。
亿纬动力拟24.5亿元投建锂电池生产线
22日,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拟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分别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3GWh圆柱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0.7GWh圆柱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3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4GWh三元方形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和1.5GWh三元方形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及工艺测试所项目,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24.5亿元。
天合光能加入“科学碳目标”全球倡议
近日,天合光能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SBTi)全球倡议,承诺加入“企业雄心助力1.5摄氏度限温目标行动”。这意味着公司将以自身实际的减排行动,助力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苹果公司发布年度企业责任报告:2030年整体业务将实现碳中和
21日,苹果公司上线了《2021年度苹果中国企业责任报告》,详细梳理了过去一年苹果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和本地社区的承诺方面的具体行动,包括教育、环境责任、供应商责任、包容性和多元化、隐私保护和无障碍等六大方面。
环境保护方面,报告显示去年,苹果在公司所有运营中实现100%碳中和。同时,苹果继续提升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零填埋。目前,已有超过172家供应商参与了苹果的“清洁水项目”,在2020年实现了平均40%的废水回用率。2020年,供应商对原本需要进行填埋的40万吨废弃物进行了转化, 截至2020年12月,所有建成的总装工厂已100%获得废弃物零填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