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徐汇区的胡老伯长期卧病在床,医疗费支出较大,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如果按以前的救助方式,胡老伯的情况是很难被民政部门发现的,但现在徐汇区“一网统管”平台的精准救助场景早已将其识别出来。
原来,民政部门在平时的摸排中了解到胡老伯家的情况,将相关信息录入到“一网统管”数据中心,再根据分析模型识别出胡老伯家是“困难家庭”,随后形成走访工单派发给社工对其进行帮扶。
通过这种“精准救助”的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救助的效率,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而徐汇区“一网统管“平台的精准救助场景,是由一家国内BI厂商Smartbi负责开发实施的。
“Smartbi作为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厂商,一直都在思考怎么让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的愿景。在各行各业,大数据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的变革和创新。而在民生领域,如果能够把数据真正利用起来,可以为老百姓带来极大的便利,‘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就是典型的例子”,Smartbi VP吴晓介绍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水为何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同样,要想精准地识别出困难家庭,必须从源头上提供足够丰富的民生数据。
据吴晓进一步介绍,“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的数据源以公安实有人口数据库和测绘院GIS地图为最底层数据,叠加了民政、人社、残联、房管、卫健、司法等14个部门的民生数据约2100余万条,形成了大民生基础数据源,为前端的应用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源数据,选择一款便捷的ETL工具很重要”,吴晓强调说。还好,Smartbi自带的ETL工具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既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满足业务人员的数据采集需求。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盛开的梅花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赞它,只想把清香散发在天地之间。在“一网统管”平台的精准救助场景上,其实就有一些技术,它隐藏在平台的深处,用户使用的时候看不到它,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这些技术却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如果说源数据是精准救助的基础,那么数据挖掘技术就是核心,是幕后英雄。虽然不被用户直接感知到,但这恰恰最能体现Smartbi的优势”,谈到数据挖掘,吴晓显得信心十足。他进一步表示:Smartbi为“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提供的数据挖掘集成常用的几大算法,包括分类算法、聚类算法、时序算法等等,依据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救助6方面建立家庭标签并进行数据建模,形成大民生指标体系、家庭评估模型、重点关注家庭模型,为前端业务应用提供指导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服务。
明媚的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就像“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的多种前端应用,可以满足该场景下的不同需求,让困难家庭时刻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有了源数据的基础和挖掘分析技术的加持,Smartbi的实施团队再根据民政部门的需求重点开发了民生体征、家庭画像、精准救助和智慧养老等与社区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前端服务与场景应用,也提供若干社区协同应用系统,匹配社区居民基本的民生需求。
“例如精准救助场景的智能发现模块,基于大民生基础库,从七个维度进行画像分析:幼有善育、弱有众扶、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老有顺养、住有宜居,每个维度都可细分到小类,并且每一小类指标都可交叉组合分析。通过不同维度指标与家庭标签的组合,可灵活而又精准地定位到不同筛选条件下所匹配的人群与家庭及相关基本信息”,从吴晓的举例中可以看出,救助要真正做到“精准”,确实要花不少工夫。
笔者还了解到,为了项目的建设,Smartbi还与徐汇区民政局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共同设立了精准救助模型研究课题,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算法及模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优势。正是因为多方的努力,该项目在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中被列为43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受到国务院的的通报表扬。
“Smartbi能够参与上海徐汇区‘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的建设,我们感到很荣幸。我们将利用技术优势,助力民政部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城市更有温度”吴晓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