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改弦更张的医保政策功不可没。
2016年-2019年,大多数创新药进入医保后,虽然价格下降,但销售大幅增长:以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的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为例,在2020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749%。国产创新药产业的崛起已成事实,每年10-20个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比肩美国;乃至在一些前沿靶点领域超越欧美,对海外制药巨头输出技术。
作为民族药企的仁会生物,全球首创新药“贝那鲁肽”,为糖尿病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根据公开资料,该产品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完全一致,可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和再生,为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新希望。随着贝那鲁肽2020年底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仁会生物能否创造佳绩?
慢性病大药必争医保
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销售业绩往往从第一年就开始发生质的飞跃:仍以2019年医保目录新药为例,除信迪利单抗以外,西安杨森的卡格列净、恒瑞医药的吡咯替尼、杰华生物的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等都获得了2-4倍不等的销售增幅。
银河证券分析师孟令伟认为,创新药如纳入医保,能够实现以价换量,销售峰值提前,赚钱效应凸显。医保渠道加速放量,助力“创新-医保加速准入-新品快速放量(市场反应)-利润提升-深化创新”正反馈效应放大。纳入医保目录后,创新药适应症销售峰值将提前,以前需要7-10年才能实现的销售峰值,可能缩短至3-5年即可实现。
同样的正反馈效应,在慢性病领域同样适用,但效应更加绵长,这根本上取决于慢性病药物市场“患病人群多、用药周期长、患者负担重乃至终生用药”的特点。
以两个创新药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及恒瑞医药的艾瑞西布为例:阿利沙坦酯于2013年10月获批新药证书,用于治疗高血压;艾瑞西布于2011年5月获批,用于缓解骨关节疼痛。然而,两产品上市数年后,年销售额最多仅有数千万元。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产品2017年同时纳入国家医保支付目录,销售收入均获大幅增长,当年同比增长达233%和88%;值得注意的是,两产品三年后的销售额,相较进入医保前一年的增长达10.6倍和6.6倍,至2019年分别达到3.49亿元和6.5亿元,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持续动力”。
究其原因,慢性病药物在医学界的“市场准入”和“医生用药观念”两大特殊门槛,决定了慢性病创新药市场“长跑冠军才能胜出”的规律。
“市场准入“,包括各省招标挂网和各医院采购目录两个环节。其中,“纳入医院采购目录”,更被称为药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处方药如未纳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则患者需在医院外药房购买,这容易让患者产生拿药的疑虑,影响购药意愿;此外,绝大部分省份医保规定,即使产品已经进入医保目录,在医院药房拿药的药品方能享受医保支付统筹部分。不解决市场准入“最后一公里”,创新药销售只能是零打碎敲。
而在“医生用药观念”方面,亦非一日之功。考虑到慢性病具有长期性和不可根治性,医患之间粘性较高,医生在未充分接受一个新的治疗药物之前,不会轻易给患者换药。行业数据表明,7-10次的有效专业拜访才能促成一次试用;需5-8年时间才能实现大多数医生的观念转变。因此,慢病新药如果在导入期期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确立了正确市场定位,并持续地推动医生用药观念的转变,则在纳入医保并进入成长期后,销量可实现快速增长。
因此,慢性病药物纳入医保,即可拿到“正反馈”的入场券,不仅可以在纳入医保当年取得销售业绩的跃升,亦能加速突破“市场准入”和“医生用药观念”两大难关,增长空间亦随之打开。
贝那鲁肽望成国产大药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仁会生物的国家一类创新药贝那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谊生泰)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快速更大范围惠及我国糖尿病患者,药品可及性大幅提高,事实上拿到了“成为慢性病领域国产大药”的入场券。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达1.298亿,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达3550万,均为全球第一。能否将治疗糖尿病的科技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是科技创新“面向人民身体健康”的试金石,亦成就了民族慢病创新药“重磅炸弹”的潜在市场,患者获益和专家评审缺一不可。
一项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患者使用谊生泰治疗三个月后,HbA1c下降2.87%,治疗前后体重下降平均值10.05 kg,腰围下降平均值9.83cm。该药物具有显著的餐后血糖控制、减重和综合获益效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认为,贝那鲁肽是由中国人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GLP-1制剂,其既不是GLP-1类似物,也不是GLP-1受体激动剂。因为它是人源GLP-1制剂,其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完全一致,不存在会产生抗体的担忧,具有独特优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认为,贝那鲁肽全人源化的特性使免疫源性降低,更有利于应用:能够良好控制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使用比较灵活;减重效果明显,未来有望用于肥胖治疗。
假如进入国家医保后,贝那鲁肽的成长空间一旦迅速打开,产能是否足以应对?
仁会生物于2014年立项启动贝那鲁肽注射液扩产项目,原有产能仅24万支/年;目前已完成的扩产项目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在保证工艺过程控制更加精细的同时实现产能扩增,产能已达240万支/年,能够满足国人需求。
随着纳入医保首年的潜在业绩提振和进入正反馈后的创新循环,市场人士认为,仁会生物转向成长期的空间有望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