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年轻员工很多,是一家非常有朝气的公司。速途有着自下而上的创新基因,这点要坚持。”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速途勋章”获得者杨波
【谁是杨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案例中心主任,经济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长期从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服务外包、IT治理、CIO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和译著六部。在期刊杂志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共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主持和参与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有关服务外包的项目5项。走访过近百家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企业。六篇案例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案例库》。
【为什么要做时光·拾问】
在刚刚过去的”520”速途网络12周年庆当天,速途首次设立“速途勋章”,感谢12年来一直在帮助速途网络的同事和朋友。有四位在速途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常娜、武黎黎、齐丹丹、高飞成为首届“速途勋章”获得者。另外,曾经担任速途网执行总编辑、现为知名自媒体人丁道师和中国人民大学杨波教授也获得此奖。
2021年是速途内部的“管理升级年”,速途董事长兼CEO范锋更是强调公司要坚定执行3+N的移动创意工场战略。速途的未来将和管理升级、持续创新紧密相关。在未来的一周内,本公众号特约编辑、速途网络董事兼COO荀冠龙将会和各位“速途勋章”获得者展开一对一的访谈,每人10个快问快答,帮助速途的各位小伙伴们了解更多他们的人生、生活、工作的思考和感悟,不论什么样的奖项,背后其实都是某种坚持。
【拾问杨波教授】
图:速途网络董事兼COO荀冠龙与杨波老师访谈合影
以下是具体的访谈内容
2148个字
阅读时间大概需要8分钟左右
01. 荀冠龙 :很多速途的同事并不熟悉杨波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和速途的关系。
杨 波:简单来说,其实和速途的很多合作都是相互成就。比如,一起联合申请了相关的科研项目,同时还合作开发了多个案例。我原来对新媒体的了解相对较少,通过对速途的调研,速途旗下孵化的“猫来了”新媒体IP的发展给我们很多启发,经过双方的一起努力,该案例最终入库到中国人文社科案例库,并且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上进行了教学应用,所以这也给我们的教学科研带来了非常多的价值。所以,产学研领域的相互成就真的非常重要。
02. 荀冠龙 :作为速途多年的观察者,您如何评价速途这12年的发展?
杨 波:首先速途的管理层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稳健。这也是速途这些年发展中非常有其优势的地方,尤其是在去年疫情期间,速途整体的发展就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另外,速途年轻员工很多,是一家非常有朝气的公司。华为任正非讲过一段话“砍掉高层的手,砍掉中层的屁股,砍掉基层的脑袋”,但我觉得他这种说法对速途不适用,因为速途有着自下而上的创新基因,基层是在市场上能够发现机会的一线战士,你砍掉他的脑袋,怎么创新?所以速途是和华为不一样的公司。
任正非的说话可能对制造业的企业或者传统的企业可以,但对新媒体创新经营的企业不适用。所以我觉得自底而上的创新的基因是速途很牛的地方,这个要继续坚持。此外,一个建议就是,如何处理好稳健和创新的关系,也是速途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相信管理层已经在思考了。
03. 荀冠龙 :这么几年的接触中,速途的哪个员工或者哪个团队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杨 波:速途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速途健康CEO阚钰凡和速途大文娱负责人常娜。常娜其实开始认识她还是在速途内部的案例大赛上,看完她分享的案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阚总是一个非常有能量的人,在她面前仿佛没有困难的事情,她总是会想办法去干成一件事情,努力去达到目标,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04. 荀冠龙 :很多人觉得速途的企业文化不够高大上,您怎么看?
杨 波:这个问题要看和谁去比较。哪些算洋?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本身没有太多独特的资源,需要从底层开始打拼,那么“土”是必然的,这也意味着更接地气,并形成一个潜移默化大家认同的一个价值观、行为准则,这就是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把价值观相同的人聚到一起干一件事儿,那不够高大上一点也无妨。只要我们的价值观让大家能够开心,觉得有前途有奔头就是好的文化。
05. 荀冠龙 :速途和同类型公司相比,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杨 波:同类型的公司确实没有深入了解过,但是我认为速途是一个矩阵型的企业,不同于个人IP的公司,因为个人IP型的公司其实有非常大的风险,万一哪方面出现问题,这个公司的价值可能就灰飞烟灭了,但是如果是矩阵型,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所以这在某方面也是体现稳健的地方。
06. 荀冠龙 :您看好速途的未来吗?
杨 波:作为拥有媒体基因比较多的公司,速途未来在技术和数据方面的基因还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也拥有更多想象力。
07. 荀冠龙 :您觉得在大数据影响方面,速途的同事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杨 波:现在都说数据是资产。速途做了这么多事,你说这个数据没有价值吗?其实不是。近几年,我们有五六个研究生,其实写论文都是用速途的数据,虽然数据的力度没有那么细,但并不是不能挖掘,其实还是能从里面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我觉得速途未来还是要建立更多数据思维,然后包括平常的运营的数据、新媒体账号的数据,其实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因为你可以看到这个趋势,包括每年的数据,广告的收入,客户的演变,消费者行为的变化等等,这些可能是非常有洞察力的报告,也可以给客户提供给增值服务,我觉得这都是有可能的。未来在这些方面,其实速途是有着力点的。
其实有时候一个所谓利他的行为反而会给自己打开更多的机会。
08. 荀冠龙 :您在学校接触年轻一代比较多,他们在社交媒体方面的表现有什么特点?
杨 波:年轻人他们可能因为是所谓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可能更敏感,对新的东西的把握可能更快,所以很多年轻人了解的东西,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所以我常说社会的进步就是因为年轻人不听老年人的话,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觉得一个公司一定要快速迭代,放手让年轻人去干,尤其是新媒体类型的创业公司。
之前我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一个广东鞋厂的老板,每次都让设计师设计很多款鞋,设计完以后他挑选其中两个让他最受不了的,他出去“冷静”一下心情,然后回来签字,用“反向指标”来决策,因为老板“看不惯的”可能大卖。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年轻人的能量和力量。
09. 荀冠龙 :作为范锋多年的朋友,您对他个人有什么建议?
杨 波:范锋很稳健,有自己的坚持、坚守,包括像他第一年高考考上大学能够毅然决然选择复读重新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人大,实际上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有时候我们常说企业家精神,范锋他本身的性格里面就带着我们讲的企业家精神,其实就是跳下悬崖的过程中长出翅膀,不给自己有后路,这样可能才当企业家。坚持、坚守从反面来讲可能会有时候有点固执,但一个公司如果做到这种规模,没有这种固执坚守,可能也不行。
10. 荀冠龙 :速途有很多年轻员工,对他们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建议?
杨 波:对于个人来讲,如果你要提升自己的价值,要从经济学来讲,其实最好将自己变成“稀缺资源”,如果你做这个事儿能够提升你个人的价值,提升你的能力,让你变得稀缺,这个就是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