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救援,珠海紫燕演绎12小时滞空作业,为消防争取时间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国火共接报火灾19.6万起,平均每两分多钟,就有一起火灾发生。面对如此高频的现象,除了做到防患于未然的消防科普以外,救援工作也是灾情发生时挽回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

过去,当火灾发生时都是消防员进入火场勘查,收集火场信息,确认火源点、高温点、有毒气体分布、被困人员搜索等,消防人员的工作存在很大危险。现在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救灾现场,国内已有不少消防组织运用消防救援无人机进行火场监测,无人机可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侦查的效率,为消防指挥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效减少损失。

作为国内工业无人机代表的珠海紫燕公司,其研发的产品参与过众多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2020年珠海长炼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发生闪爆,紫燕团队迅速赶赴现场,通过挂载可见光+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无人直升机实时监测现场火点及温度异常区域,为消防指挥员提供集中降温重点区域,在明火扑灭后依然滞空超过12小时进行监控。

据紫燕团队介绍,并不是所有无人机都适用于救灾现场,在实际的救灾一线,需要无人机有较强的挂载适配能力,比如现场所需要的热红外检测、生化探测设备以及精准的扫描定位,如果无人机的载重能力不足,就很难实现有效的现场勘查;

其次,无人机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很重要,通常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很高的,如果无人机不具备高温作业环境适应能力、高清图传和高倍变焦能力,很难通过无人机从空中准确地判断火场的关键信息,目前紫燕的产品可以轻松胜任-20°~55°的高温环境以及30倍高清变焦,能够从空中远距离清晰地观察火灾细节;

火灾现场长续航能力也是关键,救灾现场分秒必争,如果续航能力不足就会导致频繁换电池,无法做到实时监测,而紫燕的无人直升机配备系留模组后可以做到超过12小时的滞空作业,极大的提高了火灾现场的工作效率。

除了火灾现场,其他自然灾害的救灾一线,无人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面对交通阻断、光缆震断、飞石不断、余震随时发生的场景下,无人机可以挂载通讯设备,及时恢复方圆几十公里的通讯,同时对灾情一线进行昼夜实时勘查,为受灾人员投送必要的食品和医疗物资,为搜救工作争取到更多时间,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据了解,多数救灾一线还会面临如大风、大雾、极寒等天气,这对无人机也是一项考验,在较高温和极寒环境下,常规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会大打折扣,这些机型抗风能力的不足也会对搜救工作造成影响。紫燕在产品研发之初就进行了大范围的极限测试,对比多旋翼无人机和直升机的性能参数,目前紫燕的无人直升机产品可以达到7级的抗风能力,可挂载激光雷达扫描仪等功能,复杂环境下续航能力超过1小时,为冲在救灾一线提供了可靠过硬的产品技术保障。

目前珠海紫燕这家曾经服务于军事领域的企业,产品已经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也多次被海外媒体报道,这背后是紫燕团队对技术的不断投入和军转民的家国情怀,去年紫燕发布了全球首款氢动力无人直升机引发业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球范围的救灾一线会出现越来越多紫燕的身影,真正实现团队的目标:救灾一线,必有紫燕!

(1)
上一篇 2021年4月28日 17:05
下一篇 2021年4月28日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