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相机笔记
2020年,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的格局有了很大变化。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索尼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宣告结束。根据日本BCN+R的统计数据,索尼的市场份额逐步降至50%以下(橙色线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佳能的快速崛起(红色线条)。虽然国内没有类似的统计数据,但从多方了解到的信息,整体趋势是基本相同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佳能RF卡口系统?今天就让ET再给大家分析一波佳能RF卡口的优势。
关于R5、R6的优点,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很多介绍了。没看过的朋友可以从话题里找到往期文章“补补课”。今天这篇我们主要谈谈RF卡口的系统优势。
提供便携性产品
谈及无反相机的时候,不少用户表示机身虽然变小了也变轻了,但配上镜头后依然不够便携。那如何将镜头做得更小巧更轻便?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无反结构的优势,比如RF 50mm F1.8 STM就具有比单反版本更短的后对焦距离;另一方面则是要打破陈规,比如RF 24-105mm F4-7.1 IS STM就是和非全幅系统拼“等效规格”的产品,而RF 70-200mm F4L IS USM和RF 70-200mm F2.8L IS USM则彻底改变了变焦方式。
▲ 外变焦设计的RF 70-200mm F4L IS USM和RF 70-200mm F2.8L IS USM大幅减小了收纳尺寸。
需要强调的是,“短后对焦距离”(末端镜片到成像面的距离)与“短法兰距”(镜头卡口平面到成像面的距离)并不是相同概念。短法兰距是形式而短后对焦距离才是根本。给无反相机加上转接环再使用单反镜头,并不能真正发挥无反相机的结构优势 —— 这里当然也包括那些沿用单反设计、自带转接环的镜头。
▲ 佳能RF 50/1.8 STM,镜身长度约40.5mm,尾部镜片更贴近卡口。
更好的防抖性能
高像素与超高清视频让我们比以往更需要优秀的防抖功能。如今的发展趋势是机身、镜头都要有防抖,并且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还得实现良好协作。
▲ EOS R5、R6支持机身、镜头协同防抖
在之前的试拍过程中,EOS R5、R6的防抖性能确实给ET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不仅具有前无古人的8挡防抖,在配合RF 28-70mm F2L USM、RF 85mm F1.2L USM这样不具备IS功能的镜头时也能达到最高防抖等级。考虑到EOS R5、R6是佳能首批具有机身防抖的可换镜头相机,配得上一句“出道即巅峰”吧。
▲ 佳能RF镜头的防抖等级
至于为什么能有这样好的防抖性能。大卡口直径、高速镜头/机身数据通信、新一代数字图像处理引擎、根据图像检测偏移量……每一项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令人信赖的质量
选择摄影器材时,除了配置和性能外,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很多网友的回答都是质量。比如同一款镜头的不同个体存在比较大的性能差异,这换谁都很难接受。
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呢?很多朋友关注生产地,简单认为国产优于新马泰,然后日产优于国产。人员素质确实会对生产质量带来影响,但要提升镜头的整体品质,是需要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的共同努力。设计环节是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些光学结构确实对加工与装配精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而不成熟的机械结构反映到最终产品上就是比较娇气。
▲ 在佳能宇都宫工厂(红圈镜头的主要生产基地)每一款镜头出厂前都会做详细的检测
无论是在EF单反时代,还是今天的RF无反系统,佳能都选择了大卡口直径与(同时代的)短后对焦距离。这会让镜头设计变得更加灵活,不会为了“逆天改命”而引入大量特殊镜片与极端的镜片形状。另一方面,佳能也会针对磕碰、跌落等情况做大量模拟与实际测试,减少意外事故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令人信赖的质量,意味着大家可以更无顾虑的购买和使用佳能产品。
▲ 掉落冲击模拟是佳能镜头设计中的必要环节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量产产品的性能一致性
满足“小众”需求
全画幅无反相机从问世到今天已经有7年时间了,各种新产品层出不断,不断丰富着用户的选择空间。不过,即使是7年后的今天,移轴镜头对于全画幅无反相机来说依然是空白之地;而在远摄、超远摄镜头的选择上,全画幅无反产品也还是屈指可数。
▲ 与EOS R同期发布的还有佳能最新一代超远摄定焦镜头
如果你有这种“小众”需求,目前依然要考虑转接方案。转接与转接也有很大差别。像佳能EF-EOS R这样同品牌无缝衔接的情况肯定最理想,不仅兼容性、对焦可靠性得到保障,外观方面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 说到这里,再吹一波EF卡口的前瞻性不过分吧?
▲ 佳能镜头产品线也是其他竞争对手的“叹息之墙”(你没看错,这是ET 2011年的微博)。
直到今天,EF卡口镜头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副厂产品,EF卡口通常也要比其他卡口更保值一些。这是佳能的胜利,这不只是佳能的胜利,这归根到底这还是佳能的胜利。
给等待以信心
可换镜头相机的最大魅力就是通过机身、镜头的不断组合,扩展拍摄题材、提升画面效果、收货更多体验。选择“入坑”哪个系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换门”什么的,劳心劳力又费钱!
还有什么会给用户选择带来信心呢?除了技术底蕴与口碑,最重要的还是实际产品。比如“大卡口直径”这件事,大家都可以说大卡口可以突破以往的镜头规格,但其他品牌说起来就不如已经推出RF 28-70mm F2L USM的佳能更有说服力。之前ET就在文章里说过:能在推出一个新系统时,凭借1、2款镜头吸引到新老用户关注,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佳能做得到。
▲ 尽管有着95mm的豪放口径与接近3斤的重量,但RF 28-70mm F2L USM依然是一款让人上手了就停不下来的镜头。
吹了这么多,有问题的地方咱们也不能回避:由于疫情等原因,今年不少热门新品都出现了供给不足的情况,佳能这边也不例外。EOS R5、R6的供货情况从十一月开始有所改观,但一些热门镜头仍然不太容易买到。这是事实,洗是洗不了的。但从RF 85mm F2 微距 IS STM的供货情况看,佳能肯定在为改善供货状况而努力的。
▲ 新上市的RF 85mm F2 微距 IS STM镜头已经实现了正常供给
所以,如果您认同我上面说的佳能RF卡口系统的优势,应有有信心等待缺货产品恢复正常供给。为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系统,等一等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