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不忘初心坚守真顺风,率先赴港IPO

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推开了赴港上市的大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对嘀嗒出行的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此前,嘀嗒出行和滴滴纷纷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谁会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时候。嘀嗒出行打破僵局,率先递交招股书,照现在这个形式下去,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很有可能花落嘀嗒出行。

有人认为嘀嗒出行和滴滴相比,所经营的业务规模单一,且主要营收均依赖于顺风车业务。但也正是因为嘀嗒出行所经营的业务少,因此才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据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嘀嗒出行从顺风车平台产生的收益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以及5.33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56.6%、66.3%及91.9%。同时嘀嗒出行所经营的网约出租车业务,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行业第二,因此嘀嗒出行被誉为最有潜力的移动出行平台。

2018年滴滴恶性事件发生后,嘀嗒出行发展提速。人们把这次行业变故带来的结果戏称为“滴滴跌倒,嘀嗒吃饱”或者是“嘀嗒捡漏滴滴”,这样的说法看上去不无道理,但一旦你对出行的理解能够更透彻一些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看法也确实只能是戏言。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嘀嗒出行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用户基础,那一定是滴滴倒了,嘀嗒出行也跟着倒了。嘀嗒出行六年磨一剑,在这六年时间里,潜心研究真顺风车的本质,坚持合规性。以监管为本,在监管的基础上,开展市场活动。强调以用户的出行安全为首要任务,把系统性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某些出行平台为了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快速发展的目的,默许一些快车车主以顺风车身份运营。短期来看确实能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此前的顺风车行业流程不规范,为以后人们的顺风车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当时都没有及时“排雷”,这就使得顺风车体系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变大,直到滴滴恶性事件的发生。人们才开始理性反思顺风车行业的本质。而在强监管的市场条件下,一旦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对于涉事的平台来说,结局就只能是下架整顿一条路了,没有一点点防备。

嘀嗒出行坚持做真·顺风车

客观来讲,由于合规问题的复杂性和属地管理原则,网约车的合规难度非常大,也导致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灰色空间。恶性事件发生之后,交通运输部官员指出,部分平台以顺风车之名而行非法运营之实,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嘀嗒出行更清醒地认识到出行市场是强监管下的市场,而不是强市场中的监管,因此,运营活动的开展必须是在降低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框架内去进行,而不是自己野蛮运营然后试着让监管去适应平台的发展。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大格局上,嘀嗒出行今天的成绩,是共享经济大发展、蛋糕做大的结果;从微观上来讲,是嘀嗒出行谨慎持重、注重精细化运营,极少“踩雷”,因而得到了一个相对来说一帆风顺的发展结果。也正是嘀嗒出行能够坚持、克制和隐忍,才有现在的成绩,嘀嗒出行一旦可以成功上市,对于整个四轮出行市场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不仅为顺风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还打破了人们对共享出行行业是个“烧钱巨坑”得传统印象。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15:32
下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