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为何要保护性改造复建?背后有中国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故事

2020年7月27日,北京市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微信号宣布,北京工人体育场将正式启动保护性改造复建,迎来新时代再次焕发荣光的契机。

官方为何要强调“保护性改造复建”?从北京市官方通告中可见一斑。通告强调,此次改造复建具有三个特点。其中之一是要“做好风貌保护”。

具体来讲,改造后的工人体育场将保持主体椭圆形造型基本不变,保持外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变,保留特色元素基本不变,恢复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传承首都历史文化风貌,保留北京十大建筑城市记忆。

北京工人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建成的重要建筑。2009年3月出版的一期《中国地名》杂志上,曾有一篇提及工人体育场的文章。

文章称,20世纪是中国现代建筑崛起的一个世纪,北京无疑成为新中国建筑设计经典的荟萃之地。1949年至2000年的五十多年间,北京先后进行了5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三次“北京十大建筑”的确定与评选,无论历史条件与环境如何变迁,“北京十大建筑”如同一个专有名词已成为这座现代化城 市建筑的品牌。

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可以说是政治的产物。已故的著名建筑大师张镈先生曾回忆道,当时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比如,国际政治上,中苏关系正趋于恶化,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大肆攻击中国。

所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时强调要搞几项经典工程,向世界证实中国的新面貌及实力,于是1958年9月5日确定了国庆工程任务。

同年10月25日国庆工程任务陆续开工。仅用了一年时间,到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共10座就全部完工,总建筑面积67.3万m²。

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盛赞这些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这为北京工人体育场等10大工程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调。

此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工人体育场先后进行了三次结构加固和一次设施改造。目前,北京工人体育场主体结构已达到使用年限,同时,设施设备功能陈旧,已无法满足举办国际大型专业足球赛事活动的功能要求,亟需进行升级改造。

《中国地名》杂志的文章称,尽管50年代十大建筑不一定代表建筑师创作的意志,但其意义至少表现在:(1)它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2)建筑中的集体创作,注定了建筑作品的折衷性而不具先锋性;(3)在当时即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是极其可贵的,在新技术上暗含国际潮流,做了诸多以新结构为切入点的中国建筑的新探索。

因此,即使60多年后的今天,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价值仍然不止于它在建筑性上的价值,还有它见证历史等其他价值。这或许正是“保护性改造复建”的目的所在。

(0)
上一篇 2020年8月4日 09:39
下一篇 2020年8月4日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