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7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频次迅捷无人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应用于洪涝灾害的示范任务,在江西省共青城市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开展实施。
示范任务启动会现场
“高频次迅捷无人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导,并由国家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研究所,以及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组成科研团队联合攻关。项目旨在构建基于云架构、覆盖全国的无人机遥感资源动态调度管理系统和运行平台,以及由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无人机遥感大数据平台,在形成标准和规范的同时,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天-小时-分钟”三种时间尺度的遥感观测能力。
应用于洪涝灾害的高频次迅捷无人机组网遥感观测,在于组织无人机携带SAR、可见光、热红外、光电吊舱等载荷,克服阴雨天和夜间环境等不利因素,保障全天候的灾区巡航与测图。
AIRLOOK子公司埃洛克防务作为参与这一国家重点专项的科研企业之一,携多部「观测者」,以及在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部署「守望者」,搭配可见光/热红外双载荷,实现对指定区域的高频次组网观测,完成《小范围洪涝灾情组网多载荷同步监测》课题演练和汇报工作。
部署在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的「守望者」(图下方)
「观测者」执行巡航与测图任务
其中,「守望者」专注于对大、中范围洪涝区域的自动化、高频次的多元数据获取,并实时将采集数据回传到指挥中心;「观测者」则侧重于由单人操控快速获取中、小型应急场景的正射影像,并可将获取的巡航视频影像在多端实时分享与协同。
经过为期8天的示范演练,埃洛克防务配合项目中的科研单位,实现无人机针对洪涝灾害场景下的组网协同观测与测绘,顺利完成所交付的各项任务。
实战先行,一线防汛抗洪
受南方汛期影响,7月以来,江西鄱阳湖及其支流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南昌、景德镇、九江、上饶等设区市和近百县有约75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早在本次应用示范任务正式启动之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便积极牵头,联合“高频次迅捷无人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科研团队,与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协商,有序部署对受灾地区的无人机组网遥感监测,其数据成果进一步协同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完成对灾情的分析与研判。
埃洛克防务总经理赵长青汇报无人机灾区测图工作。连日来,团队为九江市永修县三角联圩溃堤区、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共青城市高风险地区等提供无人机测图与巡航服务保障
根据一线指挥部门的任务指派,连日来,埃洛克防务部署组网无人机系统,获取各受灾及险情地区的数据,执行昼夜视频巡航任务,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