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东风、长安三家的合资、合并、重组的“绯闻”,似乎总是在汽车行业时隐时现,但这一次,似乎动起了真格的。
近日,一家名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引起了速途网的关注,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丰军,注册资本达160亿,该公司共有五位股东,分别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改装服务;集成电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
这一次,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又一次成功“抱团”,尤其这一次合作范围集中在整车改造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更让三家央企之间的合作能否取得突破充满期待。
企业之间合作紧密,重组传闻不断
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家车企,虽然近年来在业绩发展上中规中矩,除一汽集团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1.3%稳中有升之外,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9%与10.08%。
虽然三家企业商用车业务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在乘用车板块,三家自主品牌表现羸弱,对于合资品牌依赖程度较高,新能源市场布局相对滞后,成为了各家乘用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阻力。
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大众销量超200万辆,仅单品牌占全年销量逾6成;东风汽车合资乘用车销售214万辆,占总乘用车销量86.9%;而长安则在乘用车销量上更多依仗福特品牌,由于长安福特的产品线长时间未更新,产品严重老化,直接影响了长安汽车的业绩。
所以,对于一汽、东风、长安来说,发展自有品牌,推出更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车型成为了避不开的一环。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上汽与广汽、雷诺与江铃新能源、蔚来与小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也是全球车企“合纵连横”大幅提速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而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家央企背景的车企合作,顺水推舟达成合作更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三家车企近年来合作一直动作频频。早在自2017年12月1日,长安、一汽和东风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T3科技平台公司筹备组于当月17日成立;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汽车全价值链运营、拓展海外市场以及探索新商业模式四个领域展开合作。
2018年12月21日,兵装集团、一汽、东风、长安在北京签署《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意向协议》,随后在近期成立T3科技平台公司,似乎成为了“中汽创智”的雏形。
2019年3月,一汽、东风、长安与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共同投资97.6亿元成立T3出行,其中三大央企每家出资16亿元,共计出资48亿元。入驻南京、武汉、重庆、广州、杭州、长春及天津等7座城市,累计投入车辆17000余辆。
而“中汽创智”的出现,标志着三家在合作方面从最初的合作意向,开始产生更为实质化的进展;业务范围也从共同探索新的商业范式,到共享研发资源,加速自主技术的探索。
合作抱团取暖,发展自主品牌
虽然合资公司的出现,预示着一汽、东风、长安短期内将不太可能出现传闻中的“合并”,但新合资公司的成立,通过研发成果与渠道共享,可以为三家降本增效。
一方面,作为三家老牌的车企,整车生产技术底蕴丰富,同时旗下多年数个合资品牌运作也积累了丰富的重组经验。通过合资成立技术公司,可以整合三家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研发设计机构,成为一个共有大型研发设计中心。集合三家资金以及研发技术实力,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等手段,打造电动汽车平台、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核心平台,满足多车型多样化需求,加速提升整车制造水平,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技术含量。
另一方面,随着如今汽车行业正向着“新四化”领域全面转型,对于单一企业来说每年需要投入数百亿资金,对于目前车市整体增长的大环境下,如此巨额的投入已成为厂商“不能承受之重”,而合作共享可能是目前车企突破困局的重要方式。同时随着供应链、物流体系、销售渠道的共享,可以进一步为合作方共同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可见,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存量化”,车企之间横纵连横,共同应对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正在成为行业新常态。虽然一汽、东风、长安三方联手,能否引领自主品牌汽车重回主流、新能源汽车有效增长仍需时间检验,但势必会让各家卸下一些负担,加速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