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轩高科与大众中国签署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之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公司将向大众中国定向发行本次发行前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30%的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战略投资完成后,大众中国将合计持有公司440,802,57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4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虽然根据《股东协议》的约定,大众中国承诺36个月内或更长期间内,将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持有的部分表决权,以使表决权比例比创始股东方的表决权比例低至少5%,“入主”国轩高科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国轩高科外,大众汽车还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大众汽车在国内汽车产业链投资动作频频,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似乎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增量的满怀期待。
敲定国轩高科、江淮,大众产业链布局加速
在市场中,有这样一条有趣的规律:“第一和第二打架,结果第三名悲剧了”,意指行业前两名互相激烈争夺市场过程中,将对第三位市场地位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而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第一、第二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第三便是国轩高科。数据显示,国轩高科2019年实现装机3.2GWh,市场份额5.3%,但2020年前4个月,总装机量为0.34GWh,份额下滑至3.7%。
受此影响,国轩高科在股价表现方面一直表现较为低迷。而年初大众入股的“传闻”,提前让资本市场嗅到了增长的味道,无论在资金与客户方面都有了更为有力的背书的国轩高科随后便迎来了数个“涨停板”。
对于国轩高科来说,收获了客户与资本的同时,拉升了股价自然高兴;而财大气粗的大众也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入主动力电池企业,为国内新能源车布局打下基础,自然也高兴。
至于大众投资江淮,同样是相中了江淮汽车的产业链。2017年,江淮汽车重组,然而在乘用车业务上,却并未见起色,尤其在乘用车市场被边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如今在人们印象中,更多是以蔚来汽车的代工厂的身份出现。财务方面,江淮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依靠补贴勉强扭亏为盈。
而大众收购江淮,则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江淮在国内的产业链。从地理位置来看,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以及江淮大众同样地处安徽,地理位置相近,一方面将有效降低电动车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江淮汽车压力,拓展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市场布局。
此外,由于在国家推出“新能源汽车积分”之后,如果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没生产或产量不够,会以停产高油耗车型作为处罚。这对于积分榜位列倒数第一的一汽大众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而江淮汽车恰恰新能源积分足够多,位于全国的前列,还可以为大众燃油车的产销铺平道路。
海外车企青睐国内产业链,欲复制“国产特斯拉”
事实上,不只是大众在国内汽车产业链动作频频,不少海外车企都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据外媒报道,戴姆勒计划参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孚能科技4.8亿美元的IPO,成为第二家被传将投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整车集团。。
事实上,海外车企与国内车企合作由来已久,一方面是因为为发展国内汽车产业链,有要求海外在国内进行投资或合资的约束。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汽车产业链的多年发展,高度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不仅可以满足外资车企对于高品质的车型需要,同时本土产业链也能有效降低整车生产制造成本。
而对于近年来,国内对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推动下,尤其是电动车市场,相比年年萎缩的燃油车市场,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相对宽松。而且国内正在大力推动“新基建”建设,其中一项便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可以大幅提升电动汽车使用体验,进而提振销量。
同时中国对于外资也分段放开限制,2022年前所有海外车企都可以独资经营,过于国外车企来说,似乎更符合可控性与利益原则。
尤其是在“国产特斯拉”的成功之下,不仅获得了“一路绿灯”的快速落地,同时凭借国内各种补贴优惠、与自身品牌优势,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名声显赫。海外车企们都希望如法炮制,凭借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加入到国内新能源车价格战之中。
毫无疑问,在国内市场巨大市场空间与政策推动之下,成为了海外车企未来增长的最大引擎。去年,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思在上海车展前表示,集团将启动行业发展至今最为庞大的电动汽车攻势,计划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将来自中国市场。
可见,海外车企也已经将目光移至国内新能源车转型风口,将其视为未来几年销量增长的最大动力。然而随着国内汽车产业链的高度成熟,一场国内外车企的“攻防战”即将全面打响,通过市场的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