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麦当劳更倾向于以谐音与当下火热概念结合不同,肯德基将“新能源”落到实处,新款“植培鸡块”原料是有鸡肉口感的“植物肉”,主要由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和豌豆蛋白构成,目前已在深圳、上海和广州的3家门店限量预售。
无独有偶,星巴克也于今日上线“植物肉”午餐菜单,包括植物牛肉制成的青酱意面、千层面和美式酸辣酱大卷,植物猪肉制成的沙拉和谷物碗等5种菜品,并提供3款不含乳制品的燕麦奶饮料。
而随着肯德基、星巴克对植物肉产品的布局,植物肉概念股股价也随之上涨。其中,又以肯德基供应商双塔食品为最,连续两日涨停,三日市值大涨近40亿元。
并不新鲜的植物肉概念
事实上,植物肉产品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早从去年开始,“植物肉”便频繁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淘宝造物节上的植物肉汉堡,奈雪梦工厂打造的Starfield-未来汉堡、Starfield-绿星汉堡和Starfield-墨西哥肉沫卷,天猫国际的GreenCommon旗舰店,以及植物肉月饼等,均有植物肉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肉带来的风潮只增不减。今年1月,休闲零食品牌百草味宣布上市首款植物肉零食烟熏小片肠,并透露将于第一季度上线第二款植物肉产品。速途网获悉,百草味新“肉”时代麻辣植系牛肉已于近日上线。
而在肯德基、星巴克宣布推出植物肉产品前,比萨品牌棒约翰宣布同Starfield合作推出植物肉新品“未来肉比萨”,目前在全国16个城市的近150家餐厅以外送形式开卖。
但与其他品牌相比,肯德基、星巴克入局时间过于巧妙,在疫情背景下,他们的入局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新品背后,肯德基、星巴克或为营收
与动物肉相比,“健康营养”和“环境友好”一直是企业推行植物肉产品的主打卖点。在企业看来,植物肉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蛋白质的需求,却可以减少对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摄入,是当之无愧的健康食品。
而这个概念,也是受时下的健康风潮影响。近年来,因健身热盛行,加上短视频、直播平台成为健身、美妆等博主分享自己日常的阵地。皮肤管理、身材管理的概念下,往往都是要对饮食进行控制,包括减少糖分摄入、摄取优质蛋白而非脂肪等,以至于精米白面被粗粮尤其是全麦产品所取代,脂肪含量更低的鸡胸肉成为健身和减肥者吃肉的首选。
Keep、薄荷健康等与健康相关的App,也随着用户活跃度的上升,基于用户饮食需求而入局食品市场,并将全麦面包、鸡胸肉丸、无淀粉鸡肉肠等健康产品作为自己的主打,从而探索商业化的可能。
但对于星巴克、肯德基等企业来说,这样的风潮恰恰与自己的产品相悖。部分视频中,不乏有博主建议减肥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戒掉快餐食品以及含乳制品、糖分的咖啡饮品。
而在疫情之下,门店销量受到影响,想要提振销量,以新产品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尤其是自诩健康人士的消费者,显然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选择。
这样的观念也为喜茶、拉面说所接受。作为新式茶饮品牌,喜茶于近日同代餐品牌wonderlab推出联名款,让消费者能够在控制热量摄入的同时享受到奶茶口感。Wonderlab店铺中,喜茶联名款销量排名第一。而素以碳水化合物闻名的拉面说,也于近日推出植物肉拉面,试图改变健康人士对拉面说的固有印象,从而打开销量。
更为重要的是,速途网曾在《麦当劳出新、肯德基促销,“海底捞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一文中提及,肯德基、麦当劳等积极推出新品,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比于传统产品已在用户心中拥有一定地位,新推出的产品与消费者存在一定距离,更容易成为溢价对象也不会引发大面积的涨价争议。从而通过促销、新品双管齐下的方式,为销售额做贡献。
植物肉产品由于制作成本高,在定价方面可控性较高,能够成为品牌的溢价产品,从而提高门店收入。以星巴克为例,在其App中可以看见,星善食分类下的产品价格多在59元,意面则为69元,与其三明治简餐分类下的28-39定价,几乎相差30元。
当然,无论是肯德基还是星巴克,此次植物肉产品均为限定款。这一点或许缘于当下健康人士仅为少数群体,植物肉的消费习惯尚待养成。如何说服消费者为价格更高昂、营养价值却不一定比真实肉类更好的植物肉买单,依然为企业所困扰,贸然推出植物肉产品也会对企业成本造成压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肯德基、星巴克等连锁品牌的加入,植物肉在国内的推广也将更进一步。也许在未来,植物肉将会成为肯德基、星巴克讲述健康故事的一项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