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三星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式折叠屏幕“手机”Galaxy Z Flip,也带来了年度旗舰系列Galaxy S20系列,除了高通骁龙865、LPDDR5、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的2K屏幕,顶配的S20 Ultra不仅搭载了“九合一像素”的一亿像素HM1感光元件,还首次加入了潜望式镜头,支持最高100倍的数码变焦,充分显示出三星的“堆料”能力。
图片来源:盖乐世社区
硬件方面看上去极为出彩的配置,让三星新发布的旗舰再次“继承”了部分KOL口中的“机皇”。然而,被行业称为“机皇”的三星手机,却在中国市场销量惨淡,不仅坐稳了“others”阵营,同时销量也一度跌破1%。
一边是“机皇”盛名之下,一边是“others”钉子户,究竟三星出了什么问题,才面临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引起了速途网的注意。
太“硬”的发布会
历数三星手机的所有产品,速途网发现,在整个硬件产业链中,几乎都能寻觅的三星的身影,而每一次产品升级,对于三星来说,几乎都只是硬件技术的迭代。然而在软件方面,三星始终不能讲好软件方面的故事,这就导致三星总是面临“自己的工程师优化他人的软件”的境遇。
图片来源:盖乐世社区
无论是国外的苹果,还是国内的小米、华为,都将“硬件+软件+服务”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三星在软件方面的缺失,让其始终在生态建设的话语权上,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谷歌安卓以及其背后App开发者的脸色。
时至今日,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仍然是安卓阵营的第一名,然而2016年Note7滑铁卢后在中国等市场表现一落千丈,对于安卓系统本就相对分散的话语权中更加式微。
而为了挽救表现惨淡的中国市场,三星也先后在发布会中宣布与支付宝、摩拜等国内软件厂商合作,结合新品特性进行本地化服务。不过这些只是众多本地应用的“凤毛麟角”, 而Note系列经典的触控笔,也因为生态话语权不足,仅能成为系统内部App的玩物。
本质上只是系统层面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形成平台化运作,功能的拼凑其实并不利于三星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所以,三星的每一次发布会几乎都是“纯硬件”的发布会,在展示产业链的进步成果的同时,对于软件避而不谈。
虽然在海外市场大可以依靠“谷歌全家桶”撑起软件的不足,但在没有谷歌服务的中国市场,这恰恰成为了三星的痛脚。
换帅难挽中国市场颓势
为了扭转三星手机市场的颓势,据韩联社报道,1月20日,三星宣布更换移动业务负责人原三星移动业务研发主管卢泰文任命为移动业务总裁。
虽然关于卢泰文,此前并无太多资料,而三星方面表示,卢泰文作为前移动开发负责人,书写了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神话,期待以富有创新的战略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从他在三星的履历来看,2018年升任移动业务部副社长,一年后晋升为社长,如今又成为三星手机“掌门”。短短的时间之内,卢泰文连连升职,颇有几分临危受命之意。
而据路透社消息,卢泰文上任后,还将推动将更多手机生产外包给中国和其它国家,消减成本以及更好地与华为等成本更低的中国对手竞争的战略转变。然而从2019年三星相继关停中国工厂来看,应该是转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东南亚国家。
如果通过消减成本,用降价来应对市场竞争,对于三星手机品牌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不利于消化因硬件迭代而投入的大量研发生产费用,同时也会让品牌溢价能力大打折扣。而在刚刚发布的S20系列,其999美元的起售价,相比前代S10系列749美元的起售价,实际上不降反升。
速途网猜测,这很可能意味着三星可能选择在中低端机外包生产的策略,通过将“性价比”作为核心竞争力,主要面向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市场,与本土品牌和中国品牌对抗,以寻求销量与利润增长。而对于本就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来说,面对国产品牌在价格、品质、本地化服务方面的不断提升,单纯的低价策略并非最优解。
总的来看,三星手机新“掌门”虽然衔着S、Note系列的光环,但是在短期之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或不会出现明显转机。也许,随着三星手机发力重心的转移,或许未来将不再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定制化机型与服务,甚至慢慢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