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之中,自称为水滴筹“志愿者”的人们,穿梭在各个医院的病房中,通过口头询问患者的病情、治疗费用等信息,引导患者及其亲属发布筹款信息,从中获利。
梨视频拍客同时提及,水滴筹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招募地推人员。并经由“志愿者”之口透露,水滴筹审核并不严格:“志愿者”并未向医院方面求证,甚至隐瞒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医保报销等事实,也可以发布筹款信息。同时,平台对捐款用途等后续行为存在监管缺失。更有甚者,诸多爱心措施实际上是为水滴筹的保险业务买单。
再加上不久前,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亲属在水滴筹发布100万筹款,意在治疗脑出血及其后期费用。然而与病情并不相符的巨额筹款、筹款人名下有车有房有医保等现象,也随着德云社的热度,而备受关注。
从吴鹤臣到“扫楼”,正如视频中提及的,是在消磨社会爱心。而“转发筹款信息式微保险业务买单”也牵动了人们的神经。
作为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水滴筹更为人知的标签在于公益平台。但实际上,水滴筹仅是水滴公司的业务板块之一。在这之外,还有水滴互助、水滴保、水滴集市等板块,从而构成水滴公司“事前保障(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事后救助(水滴筹&水滴公益)”的生态场景。并随着水滴集市的发展,而构成交易闭环。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水滴保险商城当月长期险新单年化保费突破1亿元,月度复合增长率超过60%。而对于流量的转化率,也吸引了资本。今年3月27日,水滴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腾讯领投。6月,水滴公司再度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腾讯跟投。
然而一手公益、一手商业化,无疑是水滴筹最为明显的争议。一直以来,公益都被认为是为爱发电,人们更希望将“好钢用到刀刃之上”,即便是硬币也希望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帮助。从公益之中寻找到商业模式的水滴筹,似乎与众人的认知相悖。
同时,平台之上不乏有家境尚可的人寻求帮助,也引发了众人对救急还是救穷的争论。“不审核”、“不监管”、“不上传”,视频之中“志愿者”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水滴筹平台上的审核与后续资金流动监管问题被众人所质疑。
“志愿者门”事件,也引发了“随着水滴公司规模扩大,为寻求流量,初心逐渐变化”的猜测。“扫楼”背后,实为水滴筹在争夺流量入口,并为商业化变现持续引流,为众人所接受。
但爱心是否意味着“穷一人之力慰百家之心”,至今尚未有定论。而从水滴筹及其相关事件的处理之上,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点答案。
据速途网了解,从诞生之日起,水滴筹便将“零手续费、零服务费”作为自己吸引用户的一大利器。借用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的话就是,“一个有困难的人已经非常难了,他辛辛苦苦筹到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到帮助他身上”。
但同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也需要盈利途径来保证公司整体健康持续的运营下去。水滴保,便是沈鹏为水滴筹能够持续运营而寻找的一条变现之路。
在第二届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上,水滴公司合伙人,水滴筹、水滴公益总经理徐憾憾透露,目前,水滴筹累计连接了2.8亿用户的小小善念,筹集了235亿元的善款,救助了几十万的大病家庭。
可以认为,从诞生至今,水滴筹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初心并未改变。只是“有需要的人”并不完全局限于家庭条件不好,还有“因病致穷”的人。
在审核之上,规模扩大、求助用户增加,确实会因为平台审核迭代更新需要时间与人手等问题,而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从而影响平台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滴筹也在不断改进。
速途网了解到,早在2018年水滴筹与爱心筹、轻松筹联合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提出求助人需对个人及家庭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说明,并需要相关材料和社交网络的证明,才能够完成筹款、提现的步骤。对于捏造事实等行为,平台将建立“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制度并公示。
本届公益盛典上,水滴筹为加强媒体监督而推出“啄木鸟计划”,并联手全国公安,推出了加强警企联动的“清流计划”,全面保障大病救助行业的诚信发展,共同净化网络环境。
随着梨视频对于“扫楼”现象的公开,水滴筹迅速发文回应,称将对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在调查清楚后给以严惩,同时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今日,梨视频再探风波后的肿瘤医院,称已无“志愿者”前来。而水滴筹也再度发声明,称将调整线下人员绩效考核方式,并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也足以看到水滴筹的整改之意。
对于水滴筹来说,如何平衡好流量变现与公益始终是问题所在。从现有现象来看,水滴筹并没有平衡好二者之间,才会频繁引发争议。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水滴筹明白问题出在何方,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