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棒球的人宜静宜动,高度专注、极速爆发,如此往复。”
在上海宝山杨行中学的草坪上,一群身着棒球服的年轻人顶着烈日训练。这是一项人类为数不多需要戴皮带的运动,也许是巧合,这类运动几乎都是富裕阶层的象征,比如高尔夫球、马术等。在中国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当属高尔夫球,因为它经常伴随着新闻和影视剧中的富豪一同出现,被视为成功人士的标配。
但棒球没有那么幸运,不论是其代表的阶层,还是在中国受到的关注度。这对创办了Running棒垒球俱乐部的曹雷来说,是没法改变的现实。
2010年,国内第一支业余棒球队——彩虹棒球队的几位教练员与部分队员组建了上海Running棒球队,2015年改名为上海Running棒垒球俱乐部,曹雷是创始人之一。目前,Running已经在国内棒球爱好者当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固定会员120多人,每年都会去国内其他城市参加友谊赛。
曹雷(正中间黑衣)
曹雷身材并不高大,但却在小学时就被上海长宁区体校的棒球教练选进了区棒球队,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摸过棒球。九十年代初,整个上海只有各区体校有棒球队,民间生活几乎看不到棒球的踪迹,这和1949年前后的上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曹雷的球衣是77号
棒球曾是第一届解放军运动会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60年前的中国举行过约10次全国棒球大赛,但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棒球这项“从美国传来”的运动逐渐退出赛场,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艰难地复苏。
上海棒球队时期的曹雷(后排左二)
曹雷算是赶上这波复苏的幸运儿,早早地开始了上午文化课、下午训练课的日子,但他没有因此爱上棒球,因为并不是他选择了棒球,而是教练选择了他来训练。1999年,15岁的曹雷进入了上海棒球队二队,后又转入一队,生活愈来愈聚焦在体制内的棒球圈。如果沿着这样的职业路径走下去,他也许会成为一名棒球教练。
某个周末,本该在家歇着的曹雷被同学拉去打球。朋友所在的这个组织就是创办于2001年的彩虹棒球俱乐部。在那里,曹雷遇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杨敏教练——Running的另一位创始人。
业余爱好者在技术上自然赶不上专业队出身的曹雷,但他却意识到,原来体校之外还有这么多喜欢棒球的人,那份热忱甚至超过了他。
从事棒球却并不爱这项运动的大有人在。日本棒球运动员宫本慎也说,19年的职业生涯也没有让他喜欢上这个项目,每天都是为了工作来认真对待棒球。
曹雷对此感同身受。在学校里面对的是教练的教导和无尽的训练,而在爱好者的圈子中,是他教别人打棒球,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让曹雷决定加入彩虹棒球俱乐部。这一次,他才真的爱上了棒球,而此时距离他第一次拿起棒球已过去了10余年。
退出了上海棒球队后,曹雷与原彩虹棒球俱乐部的几位教练员及队员一起组建了Running。
“Running俱乐部是公益性质的,教练们和团队管理人员都是无偿的。”曹雷说。
后起的业余棒球俱乐部大多没有教练,也很难租到比较好的场地。而Running的教练都是专业队的退役球员,有教学能力,也有训练比赛场地资源,这让Running迅速聚集起了一批上海的棒球爱好者。正式队员只要缴纳600元的年费,其中包括了队服、饮用水、训练场地和打击球道的费用。
也是因为Running的专业性,上海多所学校向Running俱乐部开放了棒球场地,并与之开展合作。在担任华东政法大学垒球队教练的三年中,曹雷带领球队收获了一次全国冠军和两次亚军。
这个成绩对上海的民间棒球俱乐部已经很不简单。中国棒球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北京和天津,那里有更多体制内的专业队资源,是传统强队的所在地。而上海的棒球力量近几年则是从民间生长壮大,呈现出了追赶北方的势头。Running球队现在每年都要参加国内业余俱乐部联赛,为了培养梯队,曹雷还会尽量把参赛的资格分配给新人。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在没有足够社会基础的情况下,民间俱乐部没有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很难实现持续运营。曹雷会从棒球器材销售、青少年培训和教练员输出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补贴到俱乐部的日常开销中。“也不图什么,大家在一起开心啊。”曹雷说。
2018年初,国内知名的棒球类创业公司“强棒联合”宣布获得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这对中国棒球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强棒联合的创始人孙岭峰曾是中国棒球国家队主力,他通过强棒联合先实现棒球培训产业化,再寻求开发更多元的业务。
曹雷也在期待着Running能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他知道看好这个产业的投资者必须要跟专业的棒球人士合作才能做好俱乐部。在上海的棒球俱乐部当中,Running的社会知名度够响了,但曹雷还想把俱乐部做得更好,让投资人能看到自己专业的一面——不仅能做好棒球教练,而且也是一名合格的商人。
曹雷说自己不久前开车遇到“路怒症”的司机,虽然对方破口大骂,但他一声没吭离开了。因为他担心如果事情没控制好,会影响俱乐部形象。
性情温和了,人也变懒了,曹雷现在更喜欢躺着和散步,似乎只有棒球可以让曹雷不厌其烦地奔波。在这个刚过去的炎热夏季,为了商议训练基地事项,他几次辗转于大阪、北九州和福冈,希望能把更多喜欢棒球的中国孩子送到日本参加训练。
跟错失了十几年时间去爱棒球的自己相比,曹雷在这些中国孩子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