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过去了,主流的社会舆论仍愿意相信游戏本身是有“罪”的。
1、“游戏终于对爱情下手了”
1997年,全国人民在一刀未剪的《泰坦尼克号》中第一次看到了男女主角在车里为爱鼓掌的赤裸情节,3年后雷爵发行的《万王之王》成为中国第一款图形网络游戏。二十年后的今天,《泰坦尼克号》被剪了,游戏也“被”痛下杀手了。
继“毁了眼睛”、“毁了高考”、“毁了孩子”、“毁了钱包”等等之后,“《堡垒之夜》毁婚姻”这一新闻出现在了各大资讯网站。文章表示,根据英国divorce-online.com的数据统计,今年为止收到的4665份离婚申请中有近200份中有提到配偶沉迷《堡垒之夜》这一情况,于是在以讹传讹中就变成了《堡垒之夜》破坏了200个家庭,评论区的少男少女纷纷表示感同身受,自己就是受游戏荼毒的受害者。
但不少读者忽略了原文中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份申请将《堡垒之夜》作为离婚唯一原因”。游戏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在产生矛盾的时候,两个人一定在深层情感交流上早已产生问题,所以“三观不合”或“家庭暴力”仍然是离婚的主要原因。相比将所有原罪的帽子扣在有戏身上,圈哥认为
“《底特律变人》帮网友摆脱家庭暴力”这样的“正能量”新闻反而对大众更有帮助。
在所有文化娱乐产业中,游戏在中国发展最为艰难。出生就带着“电子海洛因”的标签,成长期里经历着各种不公正待遇,电影、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裸露、暴力等元素,无论轻重只要在游戏中出现就会面临口诛笔伐,似乎犯下了什么罄竹难书的“罪恶”。说实话圈哥很期待“毁了老人”、“毁了税收”这样的锅,什么时候会找个理由甩到游戏头上。
物极则反、事出有因、自作自受的道理成年人都懂,但当灾祸真的到来,成年人止损的需求仍大于反省,甩锅的速度依然大于理智分析。
18年前《光明日报》一篇“电子海洛因”就将游戏打入万劫不复,媒体也更愿意报道骇人听闻的游戏负面,因为父母更愿意相信游戏就是原罪。
2、“我的孩子选择跳楼,一定是游戏的错”
翻翻游戏所有重大的负面新闻,几乎都跟“孩子”、“未成年”、“游戏”、“钱”有关,下一代教育和游戏的冲突成为风暴核心。
中国人乐意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游戏,其中有一个深度原因——中国人仍习惯将照顾孩子成人的过程称之为“养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即使在孔子的教育理念浸淫两千多年后,中国的父母仍习惯“只养不教”。
游戏易得的快乐对“中国放养式教育”提出了挑战,这是对父母的挑战,出现问题后,更多的中国父母将甩锅给了学校和社会——“都是你们的错!”——而不是默念“养不教父之过”、“慈母多败儿”。
在上面的“《堡垒之夜》毁婚姻”的文章中,提到一个玩《堡垒之夜》的英国孩子因成瘾困扰企图跳楼,但及时被父母察觉并接受了很好的治疗;而中国上个月也发生了一个孩子玩《绝地求生》手游后发生跳楼的事件,不过这个中国的孩子没有这么幸运,父母认定是游戏的错,并决定起诉游戏公司。
事实是,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玩游戏是会出问题的,先有意识才有可能寻找方法。
有些中国式的“养孩子”情景比较可怕:既没有耐心也没有目的,给个手机让孩子一边玩游戏去少烦人,却没有引导孩子学会健康的游戏习惯,也不主动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正确的教育方式。
国外这个幸运的案例证明了,游戏的成瘾等负面影响,直到事故发生前的最后一刻,都是可以发现并进行正确引导的;而中国这对的父母没有这么幸运,在放任孩子玩游戏到将近0点后,悲剧发生了。
无论是游戏、体育运动还是文学艺术,任何爱好走了极端总会出现意外,圈哥宁愿朋友圈多传播一些学习适度游戏的经验,而不总是传播游戏产生的负面和恐惧事件。
3、“都是游戏的错?”
移动互联网时代简便的游戏体验不单对父母教育提出了挑战,也是对所有“网中人”的挑战,包括政府和游戏公司。
游戏有罪的原因,有游戏行业的不规范、有舆论的一致否定,有教育方式的欠缺,有家长的放任和滞后式教育……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的第41年,《义务教育法》施行的第32年,中国覆盖国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划才培养出了第一代人。80后是中国第一代普遍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而他们的孩子正处在资讯爆炸的大时代,如何以更科学方法教育90后、00后的经验仍在摸索中,同样也需要产业、政策、社会的多方面合作。
但是。
“都是游戏的错!”在这样的简单粗暴的舆论环境下,我们做到了批判,却还没好好总结经验。
互联网上游戏负面仍铺天盖地,“正能量”信息和正确教育孩子对待游戏的方法少之又少。受害者找到了愤怒宣泄的出口,但围观的人却仍找不到反省自我的方向,也找不到规避错误的途径,困在手足无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