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个在IT行业做过40多年厂商、用户、记者的人来说,对于目前中国生芯养芯也非常着急,甚于认为这是中国IT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尽管我一周前写过一篇《别时空错乱瞎评芯》得到众多读者们正面的支持和一些人的反驳后,我仍觉得好多话没说完,经过上周的采访、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后,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从头评论中国芯生。
5月3日下午3点一5点我采访企业家的企业家(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以下内容从十个方面与柳传志共同论证:
1、当年有生产许可证才能做PC2、有主板才能做品牌3、有品牌有主板才能装芯4、全球一体化垂直分工,没分工到芯5、芯要有量才有质才有价格6、产业重直生态成立才可生芯7、现在有国内巨大市场支持养芯8、民营企业做芯三理由9、技术路线确定10、BAT做芯但必不做整机
先有自我品牌才能承载芯
我特别欣赏“历史永远是新闻的背景”这句话,一个人对待任何什么事件要下结论前,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交待,整个事件就成了无厘头。
PC生于1981年lBM公司,80年代中末期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国家队长城集团是中国最大最有实力的计算机公司,联想及其非电子部所管的企业并没有国家计算机生产许可证,柳传志带领联想(早期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不可能做计算机,只有先做汉卡和主机板。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展会叫comdex,这个展会到80年中末期没有中国厂商参展踪影,在198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展览会上,一位中国行业领导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联想的主板上前询问:为什么国内这行业没听说过你们,展台工作人员只有如实回答,回国后才开始着手给联想办了生产许可证。90年代初联想品牌电脑。
美国之所以能够产生英特尔、微软这样的巨型芯片和操作系统公司,就是因为当时有康柏、惠普、戴尔这样的世界电脑品牌支持。
做整机代理才能养主板
要做品牌先做主板,可做主板是赔钱的,拿什么养主板?给当AST(当时中文名字叫虹志)电脑当代理可以赚钱养主板,就这样,联想给AST当了多年代理,其中前三年的盈利用来补贴自我品牌主板,才有了做自我品牌的基础。
所以逻辑是这样的,要生产芯必须有上千万台自我品牌电脑承载,才可能成活。
要有自我品牌电脑必须有自己的主板。到2000年,联想以及同方、紫光、其他自我品牌电脑相加不过1590万台,联想当时占有30%的市场,大约年产500-600万台,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支持自己的芯片产业,因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一个品种要上千万片才有开箱率,才有厂商们可承受的价格。何况当时一条生产线价格已涨到20亿美元一条。
到2001年联想集团年总收入不过192亿港元,纯利不过10.26亿港元,也就是说,联想要拿出全年利润才有投一条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当时1美元合8港币)的钱,这还不算购买技术专利费用,如果不买技术专利,也要付出几百万元的研发费用。
任何不是败家子的企业家都不会这样蛮干,这不是爱国而是祸国。
不但联想不会这样干,同样紫光、同方以及全世界的企业都不会这样干。
只有垂直才能建立生态养芯
按道理说,应该有可以支持国内电脑行业的企业出现,可是现实是,当时到现在并没有垂直芯片厂商出现来支持国内电脑厂商。
为什么?因为无论谁也抵抗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国也是,中国电脑行业更是。
如果说科学家、院士们只懂技术发展不懂产业行业发展生态也对,可那不懂技术又不懂产业行业发展生态还胡说八道的人,只能说无知。
任何产业是有自己的生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潮面前,任何小公司封闭自给自足必完蛋。
例如,在汽车行业,做整车的不能做发动机,做了发动机没批量还只能自给价格下不来无法竞争,又如,做家具的不能做木头生意,否则木头生意不可能存活。
关于产业生态学问,至今很多超级世界大公司都犯过错误,谷歌公司够牛的吧,2012年8月25日用125亿美元买了摩托移动,一年零4个月后用29亿美元卖给了联想,微软够聪明的吧,2014年用72亿美元买了诺基亚,不了了之。前者96亿美元打水漂,后者72亿不见踪影,当然可能拥有了些专利,一个做操作系统的公司买什么手机整机厂商啊,这不是买了品牌的目的为了毁掉这个品牌吗。
说到底,必须垂直分工产业才能做大。但是柳传志不太同意我的说法,他认为一个厂商如果占有市场足够大的份额,可以做垂直分工压扁,变为横向封闭,但我认为,如果一个厂商占有过大市场时,反垄断法会干预。如果不干预,那么这个产品的市场将失去创新活力。
有人拿苹果封闭行为举例,熟不知苹果的芯片也用英特尔、高通的,更不想苹果的APP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应用软件开放体系。
中国芯必生于民营企业
说了那么多生芯的时代、资金、生态、的背景,该说当前的问题,现在如果中国厂商没有芯用了怎么办,别跟我说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劲头做芯必定成功之类的话,我说真拿出那劲头方式,也绝对不会成功,因为二弹一星不需要生态,它是国家安全的筹码,用户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国家。
龙芯牛啊,但龙芯只是军用,如果做民用它的价格谁能用得起?它与Windows的兼容吗?
为什么说未来中国芯必须出生于民营企业呢?柳传志说因有三:
一是民营企业领导班子稳定,领导不会在几年内调整,运营者不固定,做芯养芯可不是一、二年的事儿,企业有了真正固定的主人才会为长远发展打算和投入;
二是民营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企业,绝对不会干没有买家的买卖;
三是可以吸收天使、风投资本等资本运作,中国这么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支持,这样规模的用户需求生态一定可以培养出中国芯来。
我被他说服了!
关于技术路线的制定
如果说科学家院士是始,那么企业家和市场是终,缺一不可,缺了谁不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就是无头怪物,过去我们极度重视研发,不重视市场、生态和企业家,所以30年来很多研发成果只能半途而废,根本没有升级換代这个词可言,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没有企业家跟进。
柳传志认为国家应该像尊重科学一样尊重企业家。
换句话说,没有企业家去完成实现科学家们的成果,科学家们的成果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成为负值,因为不研发它起码不花费巨资。
我再多说一句,我说的企业家有别于商人,他们的区别在于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
回到生芯养芯的话题上,在我看来目前首先应该尽快制定中国芯的技术路线,X86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硅为介质上承载的摩尔定律已快到尽头,指令无尽地增加功耗问题会加剧,尽管成立了安谋中国公司,ARM专利费也太高,另外,据说在技术上它只是30多年前初级的RSIC体系。
最近几年开源的RiCS一V芯片天赐良机地出现了,我们专家是不是该论证一下其可行度,如果说我们用开源操作系统创造了中国路由器、软件出口等上千亿的产业链,为什么不能用开源做出自己知识产权的射频、DSP、Dram、CPU等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呢?
再说芯片产业本来就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4分离,哪怕就是先掌握其中的1、2环节也行,当然最后成功的保证还需企业家、企业及资本的跟进,否则又是半途而废。
BAT投芯片怎么样
说到民营企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BAT,都是民营企业的各路巨无霸,他们从股市上可以来钱,更是垂直的与整机制造行业无关的行业,的确他们也在行动,阿里已经研制出来神经元芯片了,看来真的靠谱。我也相信,腾讯、百度、京东也有类似的打算和行动。
现在我唯一担心,他们本身是用户,一旦做出芯片肯定做整机,一旦做阿里PC、阿里手机、阿里路由器等整机设备,它的芯片就不能再卖给其它PC厂商了。或者说其它厂商就不可能再买阿里芯片了,又回到违反了垂直生态状态。
事实上,做手机终端一直是阿里的梦想,据说为手机操作系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已投了十几亿元,虽然没见手机出来,但阿里一直不撒手。
还有一个例证,不仅是阿里,BAT都自己攒服务器,这些白牌服务器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定制服务器,这可能就是未来阿里芯或者百度芯、腾讯芯、京东芯的载体。
结束语:
写了这么多还觉得意犹未尽,如果我上述的关于中国生芯养芯的哪一句话说错了,先别给我扣帽子,可以用事实、数据、时空间状况等多角度反驳我,如我说对了为什么不听不赞。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刘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