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近期,区块链的热潮“燃爆”了整个国内科技界,其底层技术所展现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业内的追捧,甚至已被当做具有先发技术优势公司的“救命稻草”。

  在区块链热潮风起云涌、披荆斩棘的背后,人们醉心于区块链技术无穷无尽的幻想;但其本身基于国内大环境的商业逻辑、与盈利模式落地却较少被人谈及。

  而对于一项炙手可热的“新技术概念”而言,制约其最终顺利突围、成功与否的关键,仍有赖于商业模型的建立与成功变现的难易程度。

  事实上,对于这方面的经验,“迅雷模式”似乎可以被当做一个先行者;作为国内软件下载工具的绝对龙头老大,其独创性技术被业内称为“天然”就具有区块链基因。

  但随着监管机构对于区块链涉及“炒币”与“ICO”监管的日益趋紧,迅雷探索新盈利模式的“痛苦”与“挑战”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思考之门。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01

  迅雷遭遇转型“困兽之斗”业务发展增收不增利

  一直以来,作为国内“下载圈”的绝对霸主;迅雷早已凭借其优秀的产品性能和独特的P2P技术,确立了其在下载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迅雷就占有中国下载软件市场的78.7%的市场份额,迄今依然维持一家独大局面。

  虽然迅雷在下载软件领域仍可称为一方“枭雄”;但不得不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迅雷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作为互联网的搬运工,其扮演的角色无非就是上游“IP制造商”与下游用户之间的“中介”。

  在早期杂乱无章的“软件战国时代”,迅雷方可应对自如;但随着软件IP资源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靠拢,版权引发的“盈利困境”问题成为迅雷发展的一条拦路虎。

  对此,迅雷不得不面对临艰难的业务转型;“迅雷看看、狗狗搜索”等平台入口型业务先后被推至台前;而在随后的几年里,“界面广告、游戏盒子、弹窗广告”等业务亦成为迅雷赚快钱的首选方式;甚至,包括手机软件、安全助手等领域迅雷也均有涉足。

  不过,这种转型的失败随着2014年迅雷登陆纳斯达克,而被彻底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数据显示,基于营收和净利润观察,一方面,2016年迅雷全年营收为1.56亿美金,较2015年全年的1.29亿有所增长。

  但公司2016年却出现2400万美元净亏损,较2015年1400万美元净亏损额有所增加;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迅雷净亏损为67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53万美元,同比亏损扩大;一时间,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亏损持续扩大的窘境。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02

  “区块链+比特币”模式被复制 迅雷谋求新盈利模式

  毫无疑问,正是这种发展的窘境,促使迅雷不得不开始思考:借助新兴技术概念,为用户进行新场景业务铺设,以期为企业创造新盈利新模式打开想象空间。

  恰在此时,区块链出现了;十多年来,迅雷能够成功“称霸”下载圈,并且能够在汹涌洪流中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其独创全球专利P2P技术;而这项技术与区块链“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

  其实,早在2014
年,迅雷就曾对外公布其酝酿已久的“水晶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购买和使用迅雷的智能硬件产品“赚钱宝”挖“水晶矿”,用户可将自家上网闲置的带宽流量与部分存储资源,通过迅雷CDN云技术共享出来,用户挖出“水晶”并变现。

  但最终事与愿违,因多方面原因,第一代“赚钱宝”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运营了一段时间后,迅雷不得不暂时将其暂时下架提前收场。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转眼到了2017年,随着区块链与“炒币”在全球日异火爆,迅雷依此推出类似区块链和“比特币”模式的新一代“链克”(原名“玩客币”)计划。

  该计划运营模式与此前的“水晶计划”大同小异,均是需要通过购买“OneCloud玩客云”这一设备,将自家上网闲置的带宽流量与部分存储资源,通过迅雷的CDN技术共享出来,并依此变现。

  但与此前产品不同的是,用户挖矿的奖励从“水晶”变成了与“比特币”相类似的“玩客币”;该币可以被用户“挖出”,并被存入“金融钱包”中,以便应用在迅雷整个生态中,以换取更多增值服务。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但后续的事实证明,迅雷这一计划被市场彻底引爆;随着用户挖出的“玩客币”由10月中旬发行时的0.1元,在“黑市”交易平台上被炒到8元左右,涨了80倍左右,只有区区几百元的“链克矿机玩客云”售价最高被炒到了3-4千元。

  凭借与“中国版比特币”模式的成功复制,2017年11月第一天,在美股上市的迅雷股价大涨29.5%,这是其两年后再度站上12美元高位,并最终于12月底创出27美元的历史新高,而仅仅在3个月前迅雷在美国的股价仍仅为3美元。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受此影响,迅雷在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亦表示,迅雷的云计算业务在第三季度大幅度增长;首先就得益于公司刚刚推出的“玩客云”,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2080万美元,环比增长32.4%,可谓成长空间巨大。

  03

  “迅雷模式”遭遇挑战区块链盈利新模式仍待建立

  毋庸置疑的是,迅雷依托“区块链+玩客币”的经典复制,将自身完美的融进“矿机售卖+炒币”这一经典组合中,该“盈利模式”本可以成为未来公司盈利的抓手,与互联网巨头的效仿对象。

  但时隔不久,迅雷就遇到了大麻烦;首先是,“玩客币”模仿“比特币”“挖矿”同样有产量减半机制,其诞生仅仅半个多月,就陷入了“再造比特币”的争议。

  但是,对其最致命的打击,莫过于监管层对于打击虚拟ICO的强硬表态;迅雷因此被当做“炒矿机、卖玩客币”的典型,市场亦对其发出了较强的质疑声音。

  彼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曾发文指出“迅雷”发行企业实际上是用“链克”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

  

“痛苦与挑战”二者并存,“迅雷模式”遭遇区块链“困兽之斗”

  更有甚者“玩客币”被指并未真正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其实际上是顶风违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群体传销,进行非法集资的骗局;虽然种种指控遭到迅雷的否认,但公司仍在官网上表示“不支撑基于其应用场景以外的用户间转账功能”。

  平心而论,迅雷通过创造的虚拟数字货币,客观带动了“挖矿”设备的销售,进而为公司带来业绩上的支撑;其运作模式本身,可以被看作一种基于“区块链”变现的新盈利模式的有益尝试。

  但在监管层的监管政策与外界的质疑声中,迅雷既有的“矿机+炒币”模式需商业逻辑的进一步重构;目前国内区块链与场景应用,大都仍在进行新环境下的尝试,但从长期角度看,成熟商业模型的最终建立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0)
上一篇 2018年3月14日 10:04
下一篇 2018年3月14日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