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在广西桂林的漓江畔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此后,以“印象”品牌为代表的山水实景演出逐渐打造为国内知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实景演出的成功案例。然而,近日关于《印象·刘三姐》项目“破产”的新闻报道将其推上“热搜”。所谓“破产”,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所指?破产重整后,重整投资方如何创新经营?被“破产”的《印象·刘三姐》未来发展将会如何?1月31日,记者采访了重整投资方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创文投”)董事长邢洪旺。
被“破产”真相—运营主体破产重整 演出正常
近期,由于巨额债务问题,《印象·刘三姐》的运营主体广西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维文华”)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西高院”)申请破产重整。然而,有些报道将广维文华的破产重整曲解为《印象·刘三姐》项目的破产,造成了读者对这一节目的误读和唱衰。
《印象·刘三姐》项目组给予正面回应,并于1月27日郑重声明,《印象·刘三姐》演出一直在正常进行。导演组王潮歌也发文表示:“《印象·刘三姐》演出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希望观众能够小心呵护、关注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民族文化品牌。”
据记者了解,作为《印象·刘三姐》的运营主体,广维文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为保护《印象·刘三姐》这张广西旅游的名片,广西高院决定通过破产重整的方式处理广维文华的债务问题。
在广维文华的破产重整过程中,对《印象·刘三姐》的保护一直深受广西地方部门重视。广西高院裁定广维文华进行破产重整的同时,还指导、监督管理人,加快推进安检设施升级、设备更新、治理结构完善等工作,确保演出的正常运营,并为下一步项目的内容改造和品质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印象·刘三姐》演出及运营本身不会受到运营公司破产重整的任何影响,事实上破产重整是在法律及经营层面对运营公司的一种保护,相当于给了运营公司第二次生命,同时,对《印象·刘三姐》项目本身来说,百利而无一害。邢洪旺表示,由于原有股东债务缠身,没有能力继续升级改造,通过重整,天创文投将在资金注入、资源导入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布局,未来《印象·刘三姐》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天创文投同时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将项目打造成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名片,进一步提升本土文化品牌影响力,并推进本土文化“走出去”。
自2004年3月《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以来,每年演出500多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仅演出本身就提供了700多个就业机会,庞大的演出阵容多为当地渔民,“白天是渔民,晚上是演员”正是十几年来不少当地渔民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当地渔民也因为项目的带动实现了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道路。同时,运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艺术学校,为当地及周边很多贫穷人家的孩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这些学生,白天学习专业知识,晚上参加演出,毕业后既获得了学历,又积攒了丰富的演出经验。
过去几年内,每年观看人数基本上处于平稳发展状态。2017年,《印象·刘三姐》总共接待160余万人次,票房总收入2.1亿元,净利润近1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印象·刘三姐》累计观看人数达1611万,累计场次达5860场。
《印象·刘三姐》不仅开创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让国内外观众领略到广西民族特色的经典山歌和人文风情,并且结合旅游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
尘埃落定—重整方加码入场 重塑知名品牌
记者了解到,天创文投除完成重整所需的资金以外,还将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印象·刘三姐》项目的提升、改造。对于此次注资广维文华,邢洪旺对记者表示,《印象·刘三姐》不仅是广西的一张旅游名片,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型实景演出,具有很好的影响力和盈利水平。
从内容而言,《印象·刘三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从形式来说,大型实景演出是中国人开创历史先河。因此,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备投资价值。
作为一家创新型的文化演艺企业,天创文投未来也将致力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大型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旅游产业链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等方面重点布局,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平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下一步规划,将《印象·刘三姐》打造成同时具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既对当地经济旅游产业有所改善和提升,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商业模式。”邢洪旺如是说。《印象·刘三姐》将迎来形式、内容、体验的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在广西高院的依法主持下,“失血”的广维文华最终得以“止血”并“输血”,这张靓丽的广西旅游名片得以继续健康发展,品牌价值将重焕活力。
据邢洪旺介绍,重整成功之后,《印象·刘三姐》的整体品质将得到提升,事实上,《印象·刘三姐》从诞生之日起,便是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品牌,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时代来临,《印象·刘三姐》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承载的文化内涵上,都会有更多可能。“天创文投将聘请知名设计公司对《印象·刘三姐》项目园区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设计,同时对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此外,新增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硬件配套设施。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关注观众的体验感,提高服务水平。除演出本身之外,借助《印象·刘三姐》的品牌影响力,打造主题餐厅、主题酒店,开发文创衍生品等,让游客在观看演出之外,更深入地体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产品,促进二次消费。”邢洪旺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印象·刘三姐》让国内外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桂林的山水风光,更深刻地理解了广西的人文风情。如今,《印象·刘三姐》已经超越了本身的演出价值,从演出到餐饮、住宿,再到就业、交通和艺术教育,它将产、学、研结合,打造出了更多的品牌延伸产品,呈现了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文化输出—助力实景演出走出国门
邢洪旺介绍说,《印象·刘三姐》重整后的运营公司依然是广维文华,重整只是针对股东进行更换,重整后新股东是天创文投,他相信,新股东的实力会让《印象·刘三姐》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邢洪旺看来,目前《印象·刘三姐》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收入,深度开发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对境外进行品牌推广,作为一个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演出产品,《印象·刘三姐》在这方面显然是欠缺的,天创文投要尝试输出文化品牌,以丰富收入来源;二是《印象·刘三姐》自身的衍生开发程度不够,仅依靠演出本身,场地内没有相关文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致使白天场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重整后的运作模式,邢洪旺表示,未来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从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到特色酒店、民宿的品牌输出,打造《印象·刘三姐》区域特色游,全面提升《印象·刘三姐》的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下一步,我们会引进一些合作伙伴,共同提升《印象·刘三姐》的品牌知名度。”邢洪旺说。
天创文投成立之初就是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与港中旅战略合作及融合发展的实体平台,其目的是发掘和创作更多的中国好剧目,并经由天创演艺之手,帮助它们走向市场并出口海外。对于刚刚接手的《印象·刘三姐》,天创文投对《印象·刘三姐》的发展又是怎样规划的?在邢洪旺看来,《印象·刘三姐》是广西旅游的活名片,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虽然历经此次破产重整,但发展前景依然可观。邢洪旺表示,天创文投对《印象·刘三姐》的发展有3个规划:一是对园区进行规划升级,对节目进行优化,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公司将依托深厚的演艺资源,在尊重和保留节目整体风貌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时代新元素,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贴合时代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印象·刘三姐》成为让世界认识桂林、认识广西、认识中国的文化窗口。三是天创文投将深入挖掘《印象·刘三姐》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使《印象·刘三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对于《印象·刘三姐》走向海外市场,邢洪旺更是充满信心。天创文投本身就含有中西方文化交流基因,其第一部投资的剧目《马可·波罗传奇》就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马可·波罗传奇》在美国布兰森白宫剧院连续3年演了近千场,创造了中国驻外(驻场)演出的纪录,从这个角度来说,天创文投具有能够使文化走出去,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基因,同时,我们前期也有在国外进行演出的经验和团队。《印象·刘三姐》又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所以通过对《印象·刘三姐》的升级打造及挖掘,凭借天创文投自身的优势,未来沿着‘一带一路’将《印象·刘三姐》输出国外,天创文投既有这方面的计划,也有这方面的能力。”邢洪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