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华为这个品牌,首先让人们联想起的便是其手机业务。诚然,虽然消费者业务并不是华为跻身“世界500强”的真正原因,但是随着这些年智能手机业务的飞速发展,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也开始逐步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在公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为华为总裁 任正非
消费者BG业务蒸蒸日上,华为内部领导自然也是百般重视。1月2日,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消费者业务汇报以及骨干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并提出了2018年华为手机业务要着重向低端机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发展的重要指示。
除了华为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外,还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华为手机对于2018年的销量目标高达2亿台(据了解,苹果2017年预期销量为2.2亿左右)。对比华为消费者业务BG
CEO余承东在新年致辞中公布的2017年华为智能手机(含荣耀品牌)共1.53亿台的数据,近三分之一的成长空间对于华为手机来说还存在不小的挑战。
任正非的指示能否助力华为手机实现2亿销售额的“小目标”呢?
品牌下沉,用低端机维护高端机盈利
早在去年10年月IRB改进方向汇报会上,任正非就曾表示这个世界除了5%先进的小众,其余95%还是穷人。而到了今年年初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了“这个世界95%还是普通消费者,需要低端机满足于普通消费者的需要”。
在任正非看来,2017年第三季度,华为(含荣耀)手机在低端(1000元以下)、中端(1000-3000元)、高端(3000元以上)市场,销量占比分别为20.1%、56.9%、23%。低端机在整体的经营体系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觑。事实上,不只是华为一家,目前世界上除了苹果、谷歌,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遵循着通过高端产品负责品牌与盈利,同时再依靠低端产品保证销量与用户,这就可以做到既保证了销售额的同时也可以兼顾销量。
而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外新兴市场来说,这些地区往往属于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地区,人均的收入水平,以及对于手机的了解和需求并非很高。高端机高昂的售价不仅设置了一道不小的入门门槛,大量的先进功能对于当地人来说实际的体验又有限。刚刚进入市场便采取单一高端机的策略并非是最优解,而是通过低端机先将用户圈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再通过技术发展、消费升级,在一波又一波“换机潮”向高端手机过渡。
目前,包括华为在内,小米、联想、OPPO等品牌面向印度、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地区的新海外市场时,其低端机通常都可以取得不错的销量。另一方面,有些低端机的代工生产任务甚至可以下放到这些国家,代工成本更低,但本土化却更强,也促进了该品牌在地区内的推广。
双品牌出海,左右互搏求发展
纵然华为手机在2017年取得了1.53亿台的优秀战绩,但想要完成2017年2亿台,近1/3的增长,想要把增长空间留给增长已然放缓国内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对于华为来说,出海开辟新兴市场,成为了2018年华为(以及荣耀)手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重点。
华为品牌自然不必多言,凭借其多年积攒下来的技术口碑,以及与运营商渠道的紧密合作,早已在亚非美洲开始广泛生根发芽。特别是欧洲市场,华为手机已经拥有了不错的竞争力,而近年来其旗舰系列的手机发布会,也选在德国慕尼黑进行全球首发。
而任正非所看中的,是华为消费者BG中的另一匹“黑马”:由赵明所带队的荣耀团队。相比隔壁老大哥华为随手就是一亿美元砸广告推广知名度,荣耀则走的一条轻资产路线,并用以其辐射海外。
荣耀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BG下“独立”已经运作4年,本是借助华为财力物力,用以制衡小米在内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通过专注年轻人市场,由于在策略上没有短期或者局部市场的KPI,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采用灵活多变的政策。甚至早在2016年,便已经登上了华为品牌至今都没有进入的美国手机市场。
去年12月,任正非也签发了《荣耀品牌手机单台提成奖金方案》,新的奖励方案,表达了未来荣耀手机要在一定贡献利润额的基础上,牵引把规模做上去。在政策的支持下,也促使着掌舵者赵明所带领的荣耀团队撸起袖子加油干,与余承东所挂帅的华为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同台竞争。
荣耀与华为两个品牌独立运营,虽然是同门兄弟,却也在华为内部的狼性文化熏陶下互搏,在竞争中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至于销量,两个品牌最终还是要放在一起统计,只要总量保持增长,2亿的目标便不再是镜花水月。
随着华为+荣耀手机与苹果公司销量的差距快步缩短,三年内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的梦想方可早日成真。虽然任正非并不把秒杀苹果、三星挂在嘴上,但追赶并超越才是他的最终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