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果灵动CEO/刘睿
认知有边界,存在有意义——题记
可能有些订阅了《Game启示录》的读者是游戏行业的从业者,想了解一些研发游戏的方法,一些运营游戏的诀窍,再不济接触一些行业信息也是好的。对于这些读者,笔者不得不抱个歉:这个订阅号并不是和你讨论如何做游戏的,甚至并不是讨论电子游戏行业的,而是从一个“广义”角度来讨论什么是“游戏”,以及对“游戏”背后的人性的思考。
好吧,笔者自己都觉得好像挺虚的,估计有的读者准备取消订阅了……
《Game启示录》的由来
笔者自己也在中国的电子游戏行业,而且是游戏核心向玩家,从小玩着光荣、任天堂、黑岛和暴雪的经典游戏。直到进入游戏行业再到自己创业,一路看到各种行业乱象,以及全社会对“电子游戏”的敌视,不免有点尴尬和心酸。笔者去过几次美国旧金山的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听过不少现场演讲。演讲的内容是跟游戏开发相关的知识,但并不仅仅局限于经验总结,而是真真正正用科学研究的态度,把游戏开发作为一个学术分支在讨论。还有不少演讲就真的是论文成果分享,包括计算机图形学的,行为心理学的,甚至有一篇论文就是在讨论《魔兽世界》里的社会结构,而其作者就是用这篇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而在中国,在中国的电子游戏行业,我们能听到很多热点游戏新闻,能听到很多资本操作诀窍,能听到很多金牌大咖分享,也能听到很多年轻富豪和他们的传奇。笔者也佩服他们,深知他们的不易和了不起,也在不断不断学习着。但,这个行业里,确实少了一点声音,少了一点对游戏的虔诚,也少了一点对社会的责任。
游戏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而不是用来流量变现的工具——笔者说,笔者跟自己说……笔者有个小小的野心,想为中国电子游戏行业正名,也想给这个行业注入一点有份量的东西。
所以,有了这个系列——《Game启示录》。这个系列的文章不会告诉你如何做月流水X个亿的产品,不会分析电影IP和动画IP哪个适合改编游戏,也不会跟你讨论吃鸡为什么火以及下一个热点在哪里。笔者只想通过这个系列的文章,把十多年对游戏的思考,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讲给一群有共鸣的小伙伴。让笔者感受到一点点温暖,让全社会对游戏行业多一点点尊重,也让我们自己拾起来一点点身处这个行业的骄傲。
所以,笔者知道这个系列的文章不好读,读了也对业务没啥帮助。但,笔者跟自己说:
继续任性吧,少年
既然任性,就再任性一点吧。这篇文章会讨论一个高(jia)大(da)上(kong)的哲学话题——这个世界是个虚拟游戏吗?笔者会从什么是哲学和科学讨论起,再讨论知识的边界在哪,最后再来谈谈对这个题目的思考。
这篇文章是笔者自己想写的类型,但估计各位读者会不太喜欢。好吧,毕竟读者是上帝……所以,笔者想写就写喽!哈哈,请原谅笔者的任性。不过如果能耐着性子看下去的话,相信你会觉得这个时间花的值得。
走起!
先说哲学
哲学,英语 Philosophy,希腊语
Φιλοσοφ?α,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在哲学出现之前,宗教是唯一认识世界的方法,其解释方式就是:别多问,神就是这么规定的!而一群不满足这样解释的人,在吃饱穿暖之余,用智慧,也就是逻辑,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篇幅有限,我们直接跳过“古希腊三哲”,来到16世纪。遥远的法国出了一个笛大爷——勒内·笛卡尔,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总之,一个字——特别牛!可能读者对笛大爷知道的最多就是“笛卡尔坐标系”和“解析几何之父”,这些都没错,但其实他老人家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留下了“我思我在”的名言。黑格尔黑大爷称笛大爷为“近代哲学之父”。
笛大爷问自己:我看到的椅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会不会是有某种神秘力量欺骗了我的眼睛?甚至我的眼睛是真实存在的吗?会不会是这种力量直接让我的大脑里浮现出影像?那我的大脑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好吧,这个话题一旦开始就会进入死循环。
不过我们笛大爷可不会仅仅停留于此,他最终得出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结论——“我思我在”。很多中文资料会翻译为“我思故我在”,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不过跟我们今天讨论的方向无关,暂且带过。笛大爷认为:因为“我在思考”,所以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也就是“我是存在”的。然后呢?没有然后了……笛大爷无法得出“椅子是否存在”的确切答案。好吧,辛苦了,笛大爷。
我们无法知道我们看到的是否为真,无法知道我们听到的是否为真,也无法知道我们摸到的是否为真。《Matrix》里的Neo在觉醒之前身处的世界,就是直接用生物科技刺激人体的神经细胞,越过视觉听觉触觉,直接在大脑中植入“感受”,让不存在的事物,在人的“感受”中变得存在起来。笛大爷在16世纪就已经提出了《Matrix》的背景设定,不~简~单~呐!
我们无法确定我们的感官是否为真,也就无法确定我们从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是否为真。没有可信的信息,何谈认识世界?哲学碰到了大麻烦。好在,很快,科学来了!
再说科学
身在新中国的我们都知道一些口号——“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创造未来”、“树立科学发展观”等等。科学是个好东西,甚至被主流观点当成了唯一的真理。其实,科学背后的方法论,跟真理没有半毛钱关系!认知有没有被颠覆了一点点?
上文说到,当哲学碰到了大麻烦的时候,科学来了。那么,对于无法确定我们的感官是否为真,进而无法确定信息是否为真的情况下,科学又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科学用的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假定信息为真,看看再说!三观有没有碎一地,有没有觉得科学有点不负责任的意思……
其实这倒不是,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不会乱下结论。但对于一些我们无法得到结论的情况,科学不会像哲学一样止步不前,而是采用了非常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对于获得的信息,先听之信之,在其基础之上继续发展,直到有新的证据证明之前错信了某些东西,那就再回过头来,在新的证据之上走另外一条岔路,如此往复,迂回前行。
这个方法论就是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老爷子提出的“证伪主义”,它放弃了理论的“证实”,而重点放在将其“证伪”上。对于那些经历了长时间都没有证伪的科学结论,我们仍旧无法把它当作真理,但姑且继续相信着,又有何妨?
一句话总结:科学不是追求真理的书呆子,而是实用至上的实干家,积极前行,也随时准备被干翻在地,但在哪里跌倒,就退回去重新出发!
地心说和进化论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些网络上流传的观点:什么地心说是愚昧的啦,什么达尔文进化论是假说啦。这些观点的作者真的没有什么科学素养,请听笔者一一分析。
地心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在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统治了世界1300多年。虽然地心说如今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请回忆一下上文提到的科学方法论——在未证明是错的情况下,就先认为是正确的。试想,以当时人们的观测水平,只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哪想得到是自己脚下的大地在旋转。更何况地心说并不只是一个“学说”,更是一个体系,托勒密在其《天文学大成》一书中,列出了精密的数学公式,可以极其准确的预测行星运行的轨道,甚至是火星的“逆行”现象。所以,地心说是公元2世纪到16世纪的科学,虽如今已被“证伪”,但在当时,这就是科学!
再来说说进化论。网上有不少文章都说,进化论是假说,未被证实。读了上文的读者,此刻应该已经明白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的回答是:废话!科学理论都是假说,你可以证伪它,但在没证伪之前,请相信它。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列举了大量观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论。达尔文可没说这是世间的真理哦,这只是他根据几十年的观测和思考得出的,对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一种解释方法。如果有人有证据证明了进化论的错误,甚至提出了更好的解释方法,那我们除了对这个人鼓掌之外,也必须要对达尔文老爷子鞠躬,感谢他的理论所做的奠基。
再多说一句,伪科学不是被证明是错了的科学理论,而是根本没法证明对错的“理论”!比如,“官人今日印堂发黑必有凶事”,“出门左转十里之内必遇贵人”,这些说法才是伪科学。因为不管有没有“凶事”和“贵人”,理论的捍卫者永远都能给你找到一套说辞蒙混过去。这些说法不能被证伪,只能被“睡服”……算了,也没啥好睡的。
所以,地心说是被证伪了的科学,不是伪科学,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果有一天进化论被证明是错的,它也只是被证伪了而已,它为新理论的诞生,铺好了更坚实的道路。科学理论就是这样一副实用且谦卑的样子,在一个历史时期肩负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并随时准备着被更先进的理论所取代,退出历史,不带走一丝遗憾。向科学和科学工作者致敬!
认知有边界,存在有意义
我们从哲学开始,聊了其认知原点上的“不可知性”。再到科学,讲了其实用性和可证伪性。铺垫的知识应该已经备足,我们终于可以来说说本文的核心话题——“世界是个虚拟游戏吗?”。对于能读到这里的读者,谢谢你们的耐心
:P
认知是有边界的,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所见所闻是否为真。“我思我在”,也仅仅是“我”在,而“我”又是何物?是镜子中那个细胞群落,还是闪烁在大脑神经中的生物电流?连“我”都无法说清的话,那这世界又从何说起。这个世界是否是个虚拟游戏?我们是否像《Matrix》里描述的场景一样只是身处一个VR棺材之中?甚至是像《Source
Code》里的Colt上尉一样只是一段计算机代码?对此,人类可能永远都没有结论。
那么,试着用科学的方法论,不去理会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从一个阳光一点的假设——我存在世界也存在——开始构建我们的生活,这才是积极前行的思考方法。抛开对世界真实性的恐惧,从每一次呼吸感受这个世界的点滴,或善或恶或喜或悲,于我们而言都是再真实不过的体会,真实与虚拟,其实皆在你的一念之间。
结束语
写着写着,写成鸡汤了,这对理工科出身的笔者来说可不常见,哈哈,读者见谅,但字里行间确实是笔者的感触。都说游戏人生游戏人生,说得好像吊儿郎当不负责任一样,其实游戏人生恐怕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人来无所带来,人去无所带去,但几十载过程中的风景才是存在真正的意义。游戏通关之后恐怕只有失落,在游戏中奋战的身影才辛苦也才真实。活在当下,尽最大的努力,接受一切结果,才是我们作为生物性的人,顺从基因的最好选择。
以上。
狭义的游戏在你手中,广义的游戏无处不在,挖掘游戏背后的原理,探求游戏给世界的启示。《Game启示录》,陪你走近游戏世界,走进世界这个游戏。
作者简介:
刘睿(青果灵动CEO)
出生日期:1981年生于天津。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职 业:游戏创业者,3D图形引擎技术专家
主要成就:游戏行业十大新锐企业家
刘睿先生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出身,游戏设计与3D图形引擎编程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游戏玩家和游戏创业企业家。刘睿先生独立开发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3D图形引擎Fancy3D,并籍此于2009年创立了北京青果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Fancy3D图形引擎,《天纪》《仙纪》《黑暗之光》《大战神》《魔法王座》《狂暴之翼》《军师联盟》
个人荣誉:
2014年,中国游戏行业十大新锐企业家
2016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获资助人员
2016年,石景山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年,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人物经历:刘睿先生于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游戏开发行业工作多年,承担核心技术研发相关工作。2009年,刘睿先生与合伙人创立了北京青果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独立开发了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3D图形引擎——Fancy3D,以技术颠覆者的身份挑战传统游戏市场。
至2017年中,刘睿先生带领青果灵动发展至300余人,开创并壮大了3D页游这一细分市场,青果灵动也随之成为了3D页游领域的领军研发企业。2016年,青果灵动进军手游市场,首款3DARPG手游《狂暴之翼》在国际市场大获成功,成为2017年上半年海外ARPG手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