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牵手“BATJ”,智能化转型或是传统银行未来的出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流量是巨头们厮杀的战场;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和用户体验相结合,才是巨头们更大的追求目标。将人工智能运用到金融业中,正成为金融机构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竞争力的新武器。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宁银行,这些互联网银行都瞄准了传统银行未能顾及的长尾客户和场景,通过金融科技和互联网渠道开展业务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对传统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

  传统银行纷纷开展技术升级,从互联网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从而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中行和腾讯、建行和阿里、农行和百度、工行和京东相继宣布战略合作。

  建行和阿里的合作,最主要基于原生信用体系的优势;中行和腾讯、农行和百度都成立了金融科技实验室,而实验室的定位更偏重技术层面;京东与工行的合作似乎更加全面,除了金融科技和零售银行,还将目光投向了消费金融、校园生态等细分金融领域。

  各自的局限促成了它们之间合作

  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银行巨头的合作,站在银行巨头的角度看,更多的是迫于转型的无奈;而站在互联网金融巨头的角度看,尽管它们在线上玩的风生水起,但是资金体量上是远不及银行巨头的。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推动了银行业的转型。虽然各大银行都手握几亿的网银、手机银行的用户,也尝试过开发各种各样的线上业务,但是面对互联网公司所具有的平台优势,想要在互联网巨头的手中抢占线上市场却屡屡遇阻。

  就以2016年来看,四大行资产规模超过82万亿人民币,全年净收入达到8796亿人民币,而BATJ4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只有967亿元,勉强超过四大行的十分之一,两者的资金体量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合作的核心应立足于数据的交互

  在它们的合作中,客户、数据才是最核心的内容,倘若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能够共享数据,那么才能真正的达到开放、深度合作。

  银行的自有数据主要是各种业务数据,以及诸如电话、职业、教育、住址等信息,如果有过贷款行为,还包括了收入、房产等强信用属性数据,所有人的工资都是银行代发,公积金流水也在银行,房贷和车贷也都在银行,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文档、资讯、图片、音像等非结构化数据,听起来很丰富,但问题在于数据是割裂的,除了信贷类的关键信息会以征信的形式报送央行征信中心,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外,其他的各类财富相关数据,都分别沉淀在各家银行。比如一位客户在不同银行的存款数量不同,那么不同银行对于这位用户的评估都是不同的。

  但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就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用户的刻画更丰满,比如可以通过消费习惯、出行习惯等方面做出评析,从而对用户的评估更为精准。

  四大行和BATJ的合作看上去很美好,但是结果如何却不得而知。真正的挑战其实在于双方的资源开放范围和程度,以及实际落地过程中的磨合与权责分配。而且四大国有银行在运营策略上和四个互联网巨头完全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可能给决策层和执行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是在笔者看来,金融的科技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而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才能真正的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2日 10:03
下一篇 2017年10月12日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