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网12月29日消息 报道/彭盼盼)12月29日,由北京网信办组织的“温暖中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走进《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此次活动让来自北京各大网络媒体感受高原独特的牦牛文化。
据速途网了解,《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于12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开门”迎客,截止至12月25日,已有3万余人到此参观。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3月15日。此次展览以牦牛为主题,从“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风尚牦牛”四个部分,展示了牦牛在构建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成就了高原牧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并逐渐影响到高原的多个领域。
牦牛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5000米的高寒区域,包括中国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世界总量的92%以上在中国。它就是牦牛,藏语称为“亚克”。现在,牦牛“来到”了京城!
此次包括牦牛标本、与牦牛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制品,以及与牦牛相关的古代和当今的艺术品共呈现500余件。展览分为“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风尚牦牛”四个部分,展示了牦牛在构建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成就了高原牧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并逐渐影响到高原的政、教、商、战、娱、医、文。展品中最为特别的是45000年前古牦牛化石、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1000年前的合金铸造牦牛摆件,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和唐卡,清代手绘画牦牛哈达等。
为了给观众营造更好的观展体验,展厅中最大化还原藏式风貌。藏式手抓墙、牦牛标本陈设、牧民居住的牦牛帐篷、高高垒起的牦牛粪,在细节彰显着西藏风情。
西藏民间俗语说:“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数千年来,这种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牦牛从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到被精神化、艺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一个独特的传奇故事。
展馆一进门这幅画,很好地诠释了藏族人民和牦牛的关系,藏族驯养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牦牛和藏族人民相生相伴、不可分离。有位藏族学者曾写道:“对于高原人类而言,牦牛是永远的祖先,是祖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子女,是朋友伙伴,是邻家亲戚朋友……”
吴雨初曾经总结“牦牛精神”为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经过上千年文化影响,这也成为牦牛背上驼载的藏族文化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
金色野牦牛,顾名思义是全身被毛为金色或者金黄色的野牦牛,也被人们称作“金丝野牦牛”。这是牦牛中一个特别奇特的品种,仅生长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虽群居生活,但不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集群生活、繁殖。由于金丝野牦牛资料稀少,主要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无人区内,为研究和保护金丝野牦牛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目前世界范围内金丝野牦牛数量不足200头。
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是牧人的家。牦牛帐篷为黑色,藏语叫”芭”,或”扎纳”,即黑帐篷。
西藏的牛皮船不仅是水上交通运输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一种民间舞蹈,其构造非常简单,用木做船架、牛皮做船体,一般船身长3米多,高l.5米、宽2米左右,一只船至少要用4张牛皮缝制,每只船可载10人左右,是西藏高原上一种独特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它吃水浅,牛皮入水,一经泡浸,便发软,有弹性,对水中暗礁等物耐撞击、磨擦,牛皮船轻便灵活(重量只有30~40公斤),船工可随时搬来搬去,船随人行,遇水撑舟、上路背在肩上,十分方便。
右边堆积成小山的是牦牛粪。千万不要小看牦牛粪,这可是藏民重要的燃料和肥料!
散发着牧草清香的牦牛粪曾经是牧区的主要燃料,陪伴着高原人民度过了漫漫寒冬。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牧民兰则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牛粪》,真实地记录了牛粪在牧区生活中的作用。兰则说:“没有牛粪的日子将是我们自我遗失的日子,是给我们生活带来灾难的日子,也是我们与大自然为敌的日子。到那时,我们的慈悲心与因果观、善良的品性都将离我们远去。”
本次展出时间为2016年12月15日~2017年3月15日,地点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配合展览,首博还将陆续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展览结束,观众可关注首都博物馆的官方微信(capitalmuseum)了解更多展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