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短租是近年兴起的租房方式。用户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查阅及预订短租住房,在线上平台向房屋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支付部分或全部房费。这种新兴的住宿方式不仅租期短、使用方便,用户还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居住的房屋。逐渐成为人们出游、差旅的新选择。
同样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移动出行市场在中国早已经过了集中爆发,而在线短租这两年却一直不温不火。2016年中国的短租市场终了有了动静,先是两家本土的在线短租平台途家和蚂蚁宣布合并,而另外一件值得关注的,就是在线短租行业的鼻祖Airbnb开始发力中国市场。
Airbnb作为世界短租行业的领袖,已经覆盖192个国家,超过3.4万个城市。在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资金支撑下,Airbnb进入中国后很快在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和曾经uber相同的是,如果要进一步在中国打开市场,Airbnb就必须面临中国的本土化挑战。
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垂直类短租APP下载量排行中,Airbnb以328万的总下载量排在第三。单从名次上看,似乎还不错。但细思极恐,排名第一途家下载量已经是Airbnb的六倍,和蚂蚁合并后几乎在市场完全占据了主导优势。此外,由于中国本土的在线短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短租行业的公司数量和融资金额并不多。对比之下,Airbnb在中国地区的资金投入巨大,但取得的回报却不能说好,这已经出现了问题。
据统计,在中国市场的短租企业中,途家的房源数量为42万套,蚂蚁的房源数量为30万套,小猪短租有8万套,Airbnb仅有3万套。笔者预测,即使Airbnb继续在中国加大投入,这种格局短期内也不会发生改变。
本土化运营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中国。在这片拥有全世界最多互联网用户的土地上,Airbnb直接面临两个本土化冲突。一个是用户层面的冲突,一个是政策上的冲突。用户层面,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早已经历了烧钱补贴免费经济的时代,获取用户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企业的难题。Airbnb作为国外企业,在这一点上更不如本土企业了解国内用户,因此在与房主的沟通上、宣传的战略上,Airbnb都必须按照中国本土化调整。
政策上,行业内的信用体系还未健全,政府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这虽然是行业整体需要面临的问题,但Airbnb作为境外企业,面临的未知风险要比本土企业大的多。随着市场逐渐扩大,短租行业对于酒店行业已经不再是补充,而是冲击。纽约酒店业协会聘请华盛国际做的报告显示,Airbnb在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纽约酒店业造成21亿美元的负面影响,纽约市、州联邦政府税收损失超过2.26亿美元。而在中国是否会有这样的冲突发生,想想当前专车的事,答案呼之欲出。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短租行业在未来需要引入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才能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通过社交、消费大数据建立信用体系,通过虚拟显示、人工智能提升用户的体验与服务。上周,Airbnb 的产品副总裁 Joe Zadeh 在 VentureBeat 的移动大会上表示, Airbnb 更加关注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并希望将他们结合到Airbnb的产品中。再一次代领短租行业对未来展开了探索。
但不论如何,Airbnb在中国的现状仍无法和uber相比。除了境外出游,Airbnb在中国的本土市场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线短租行业已经开始觉醒,Airbnb凭借技术优势能否在中国找到一条可行的破局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