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令很多人眼热的新风口,消费金融正在释放巨大的空间,厮杀也日渐浓烈。已公开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大众消费支出将达到43万亿,按消费金融提升的负债消费比2%来粗算,对应的市场规模就有8600亿,这将是一个万亿级的新蓝海。
毫不意外,近一年里,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转型或者直接切入该领域,布局的核心就是打造消费场景和风控体系。以红杉资本投资的厚本金融为例,该公司CEO陆泳向记者透露:从去年开始,厚本金融从个人信贷切入,开始向消费金融延伸,并与多家金融机构商谈深度合作。厚本做出的一大改变,是将资金来源,从以往通过互联网向个人募集资金,转向使用金融机构的钱。
搅动消费金融的各股力量,都在加速布局,渗透到车贷、房贷、旅游、装修、教育等多个领域,打造不同的消费金融场景。“金融机构对风险非常敏感,有能力做资金存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必须具备非常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否则金融机构不会把钱接进来。”陆泳如是强调做消费金融最为重要的一环。
消费场景加速布局
与金融机构合作,在打造消费场景中最为常见。比如,广发银行与途牛网合作,为个人旅游提供贷款。事实上,厚本金融切入的个人信贷覆盖面更宽,包括农村金融等很多消费场景,难度也更高。在陆泳看来,厚本做个人信贷,是最自然最有把握的选择。厚本的核心团队来自阳光保险、平安保险,此前做的都是小微金融的贷款业务,曾经从0做到50亿规模,红杉投资厚本也是看重了这点,“我们这个团队,相当于第二次做类似的事情,风险会低很多。”陆泳说。
目前,厚本金融只做个人贷款业务,无抵押信用贷款最高20万元,有抵押最高50万元,个人贷款平均额度在5-9万元,即使是中小企业主,授信的主体也是个人。审批流程一天之内便可完成,平均7-8小时。对陆泳来说,通过严谨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人工审核,他的理想目标是几十分钟内完成审批流程。
在消费场景中,以厚本的农村金融产品为例,农户贷款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等,只要通过快速审核,厚本就将资金直接打到指定的厂家,中间没有现金交易,快捷并且安全。今年6月,厚本还将上线针对美容用户的信用卡贷款产品,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
从线上到线下,厚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网络化布局,截止到5月底,厚本在国内50个城市开设了网点,集中在华北、西北、西南的三线城市,东部沿海网点较少,也避开在一线城市与巨头PK。陆泳解释道:“我们的布局顺序是,市场相对较好,但风险比较低地方,比如进入四川的第一站先是成都,第二个城市选择了乐山,第三个城市开在南充,这些城市人口足够多,竞争又不那么激烈,风险也容易把控。”实际上,控制消费场景,就是要控制客源,握住需求的入口。今年,陆泳给厚本定的目标是放贷30-40亿元,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规模,但完成这个目标,他和团队很有信心。
风控是成败的关键
对于个人无抵押信用贷款来说,风险把控相当于命脉,只赚利差的传统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极低,这也是金融机构很难合作的主要原因,而厚本这种第三方金融平台,只赚取微利的服务费,坏账率要控制在8%以内。出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陆泳和厚本团队,风控正是他们的强项,通过数据抓取,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分析,利用模型和规则筛查,并辅以人工核实。这一整套的风控体系,陆泳称之为“信贷工场模式”,用标准化作业方式,把贷款生产出来。
具体来说,一个客户找到厚本,收到客户申请资料后,厚本当地网点会对信息进行两次人工核实,筛查是否有不实信息,核实可以准入后,录入厚本系统,进入上海审计中心,通过数字模式和“有风险、欺诈”等规则,进行资料会审,判断该客户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这些流程走完后,根据此前的记录,厚本再做人工核实,包括调用第三方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半个小时谈话,过程中录音、摄像保留证据等,全方位对客户真实信用情况进行验证。最终确认批不批,批多少。审批通过后,返回到当地网点,由厚本客服陪同客户,到当地金融机构面谈、面签。
实际上,任何一家金融公司,都会强调自己有很强的风险控制和追踪能力,但从不断被曝的坏账率和跑路事件来看,风险监控正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软肋,如果流程不科学不到位,有数据没用好,风险管理就流于形式化了。
“第三方数据谁都能买到,好人才也能挖到,不同公司的差别在于,怎样通过这些数据发现规律,不断调整风险政策和客户准入。怎样及时发现客户诉求、客户质量的变化,真正通过数据做决策,优化产品、风险政策和策略变化,这些才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终极竞争力。“陆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