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产业的并购整合愈演愈烈。
5月27日,共进股份(603118,SH)发布了关于签署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在这份公告中,共进股份指出其投资并购的目标之一就包括了“互联网+康复医疗”为代表的大健康领域。
同日,东诚药业(002675,SZ)公告指出,拟合计作价3.8亿元收购中泰生物70%的股权和益泰医药83.5%的股权。此外,天药股份(600488,SH)在前一天也披露了收购金耀药业62%股权、湖北天药100%股权的方案。
在业界看来,医药、医疗等相应领域的整合已然成为大势。5月28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达建表示,行业的投资并购目前多聚集于“大吃小”的状态,处于早期阶段。不过,未来这一势头将延伸至中型企业乃至大型企业间。
国内外都成并购市场
过去的几个月中,在并购上,包括复星医药、华神集团以及人福医药等均有类似举措。以华神集团为例,在停牌数日后,其于24日发布公告表示拟以现金收购旺林堂51%的股权,借此拓展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及提升盈利能力。
当然,中国企业的积极并购并不止于国内,不少企业已然将目光看向海外市场。5月18日晚间,泰凌医药就公告宣布,其与世界三大药企之一的诺华制药(Novartis)达成协议,向后者收购骨科品牌密盖息、相关知识产权、许可证及其他资产,交易金额达1.45亿美元。
在业界看来,中国企业在国内的资本市场具备估值优势,国外市场一旦有在技术、业务等多方面存在互补性的企业,中国企业对其出手并不难理解,且目前这一态势已经较为活跃。
而在产业基金方面,不少企业也在布局。博雅生物此前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自有资金与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弘瑞投资及其他方,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共同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据悉,该并购基金规模达6亿元。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另了解,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今年更是启动了规模达30亿元的产业并购基金。
“健康医疗子行业、细分行业非常多。每个细分行业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带来不同的资本需求。”在解释投资并购逻辑时,蔡达建分析说,在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其总量的增加不会太快,此时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内部提升洗牌阶段。“这个时候资源的整合、并购的需求就会比较多,强的具备优势的企业去兼并小的企业”,他认为,在这种领域里,并购基本上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蔡达建同时表示,相对而言,在成长型的细分行业中,企业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因而日子相对好过,行业的整合机会则较小。
尽管业内在布局并购基金上不断发力,但蔡达建坦言,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并购目前仍旧以“产业背景”为主。在他看来,一些PE机构等本质上还不具备入主产业、管理产业的能力,多是扮演配合的角色。
预测下一步将是并购中型企业
产业并购带来的最为显著的问题即是整合能否成功。分析人士指出,对企业来说,虽然理论上投资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多元发展、资源互补等,但投资和并购失败率并不低。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就有报道,去年527家公司在并购时附带业绩承诺,其中有107家公司业绩承诺不达标,有23家达标率甚至不足10%,甚至有些重组标的严重亏损,对上市公司构成沉重负担。
“这个不是医疗行业的数据,医疗行业会好一些。”在蔡达建看来,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来讲,在进行并购时一是要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另一点则是同交易方要在多个方面达成一致认识,包括长远的目标要吻合等。在其看来,并购方案在整体的交易中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有数据显示,医疗大健康产业未来将保持每年10%至20%的增长,到2020年有望达到8万亿元规模。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家的药监政策,包括一致性评价等在内,会给优势企业带来更为显著的优势。
蔡达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医疗健康领域,并购整合已经很活跃,这一势头不会停止。“因为行业现在还很分散,而且在行业分散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有一些优势的企业,包括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会成为并购的主力,他们的体系有资本的支持。对于那些瞄准IPO但又觉得遥遥无期的企业来说,为了发展,可能会选择和核心企业合作。”
蔡达建最后指出,目前的行业并购仍旧处于早期阶段。“未来的整合会整合到中高端。现在是大吃小,以后可能是大吃中,中中合并,大企业间合并,现在还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