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网5月27日消息(报道 祖腾飞)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年国内共有29家公司获得千万级别以上的投资,累积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字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2016年至今,我们听到大大小小的VR产品发布会不下百场,这其中既包括专做VR的团队,也包括跨界试水的其他领域企业。
与此同时,今年4月IDC预测称,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900万台,累计收入超百亿人民币。2020年,全球头戴VR设备将实现年销量400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
也正是如此大的市场前景,似乎让每个人都看到了肥肉,于是先前造手机的、卖游戏的、搞电商的都宣布要谈趟一下VR的浑水。
VR赚钱如画饼充饥
在移动VR领域,三星应该算是先行者,早在两年前Galaxy Note 4的时代,三星就推出了Gear VR。根据最新消息显示,Gear
VR在欧洲销量已经突破30万台,而即便是这么庞大的一个量级,在三星的季度报表中并没有提及VR对营收带来的增长。但到时最新版Gear对Galaxy
S7的销量有一个不小的提升,这也让外界怀疑三星对于VR的战略醉翁之意在于手机。
而在国内,暴风魔镜算是国内较早推出的VR产品,暴风科技甚至一度凭借VR的概念带来了20余次涨停,将股票拉升到高点。而暴风科技发布的年报显示,2015全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其中投资收益为1.04亿元,,主要来自出售子公司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占比达到61%。换句话说,暴风去年的利润里大部分是卖股权套现而来。
至于玩弄生态的乐视,也在去年底推出自己的Le
VR,而根据一位接近乐视方面的负责人透露,乐视硬件几乎都是赔钱在做,包括电视、手机和VR等,VR头盔目前销量一般,也尚未实现盈利。
AR闷声发大财
而在AR领域,虽然声音没有VR那么大,但是确有不少团队已经脱离烧钱的阶段,实现自给自足。
在淘宝网输入关键字“AR”,可以获得约155件商品,其中销量最高的已累计有3386人确认收货,第二名也有2882人收货。在京东商城,销量最高也有1701人收货。单品平均售价在40多块,配合相应的手机APP即可实现增强现实,几乎没什么学习成本。
而且,这类AR产品主要集中在儿童教育教学领域,通过扫描相应的卡片,可是实现动画、声音、甚至游戏对战,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AR魔法学校”系列读物,是一套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与科普学习的少儿读物,内容覆盖自然、动物、植物、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由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锐天地)研发。新锐天地CEO赵良华对特工表示:“现在家长的年龄段主要是80后和一部分90后。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是对新鲜事物的接触能力特别强,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子女重复自己当年那种填鸭式的教育。而AR技术恰好能够满足家长求新求异的需求,也能抓住孩子的兴趣,所以教育是AR很好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
而据市场调研人员反映,类似的AR教育材料除了在各大电商平台售卖,还进驻各地书店和报刊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推广动作。并爆料称,国内某AR团队的全线产品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1亿元左右的销售额,企业资金运转良好,并有大量利润。
小熊尼奥AR卡片系列产品也是国内知名度较高的AR教育类材料,据一位接近该企业的知情人透露,小熊尼奥团队2015年销售额约3亿元,团队实际利润在4000万左右,堪比一家中型互联网企业的收入。
除此之外,特工还了解到,在旅游、汽车、广告、影视、快消品、体育等细分领域也有一些AR团队在做开发,广告主对这种宣传形式都很感兴趣。
未来五年将高速发展
这里我们简单科普一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增强现实显示器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所以AR其实是早于VR出现的。
而现阶段,由于技术和硬件设计的一些问题,无论是眼镜还是头盔都很难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体验。时间稍长就会有眩晕感,内容不足也是个弊端,VR设备的普及率也是硬伤。
VR与AR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完全的虚拟,一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增强,对于用户来说,起手AR带来的感受会更接近于现实,加上AR所需要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pad,我们每个人都有,也就是不论VR火不火,能火多久,AR的门槛是相对较低的。
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洪雁菲对特工表达了他对未来五年AR的预期:AR整体产业的爆发可能会在2018年左右,未来五年AR行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个发展包括多个方面。一、AR的底层技术得到突破,二、AR的硬件也将达到比较成熟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三、越来越多相关行业的核心业务会和AR有结合,沉淀出优质且数量庞大的内容。
AR硬件发展较缓慢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VR设备,大到一体机小到cardboard,相关的芯片、算法、拍摄、成像技术也日趋完善。而AR则有这很大不同,虽然目前手机屏很好地承载了AR的一部分任务,也在前提推广上占了便宜,但是未来一定会出现应用级的AR硬件。
早在2012年4月Google就推出了Google
glass,可是就在2015年1月又宣布停售,对该产品的开发也一并终止。随后微软hololens、联想New
glass等AR硬件设备也崭露头角,但是现阶段看来,AR硬件之路不太好走。
北京易讯理想科技有限公司CEO史凌波对特工表示:因为现阶段,AR技术与硬件技术的结合受到硬件显示模式、电池待机时长、数据库储存问题等方面的限制,导致AR在大众应用化层面的阻力比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AR硬件设施在行业中的推行会停止不前。随着一系列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真正应用化的AR硬件产品。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AR产品还停留在“卡牌”的初级阶段,形式太过单调,甚至有些重复。但是作为为数不多的已经证明能挣到钱的产品形态,未来肯定还要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相比于“飞上天”的VR,闷声发财AR似乎务实多了,毕竟钱要攥到手里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