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转飞信服务终止,运营商的产品为什么不行了?

  5月18日消息,中国移动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的公告》,公告中称由于业务调整,短信转飞信业务将于2016年6月30日下线,届时将终止提供服务。这条新闻被很多人误读成“飞信将停止服务”,中国移动随即辟谣称仅仅是下线“短信转飞信业务”。

  飞信曾经红极一时,2011年注册用户达到2.7亿,在2013年MAU(月活跃用户)达到1亿,但是近几年随着微信的出现,用户越来越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飞信是一款运营商产品,这就限定了一些应用场景,中国移动的产品主要用户面对的是移动用户,而移动网络的3G时代,联通用户成为主流,移动的TD-SCDMA制式在当时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网速的需求,用户纷纷转向联通,导致移动用户流失,直到4G时代,移动才重新收复失地。

  其次,飞信并没有推出一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附加服务。众所周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款app的功能不再单纯,仅仅拥有短信聊天功能的飞信自然不能占据主流,人们在微信中获取朋友的社交信息,并且使用短信的用户也越来越少,飞信自然不再火热。

  最后,竞品层出不穷。2010年底小米推出米聊,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2013年8月电信联合网易推出易信。可能最开始的米聊与微信还不能与飞信抗衡,但是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易信在功能上可以完全替代飞信,飞信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运营商产品为什么总是不行?

  在中国移动发出停止短信转飞信业务的同时,还停止了一项名为“手机电视”的服务。这项服务可能很多用户没有用过,但是如今的下线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为什么运营商的产品总是不行?

  第一点,运营商产品并不符合用户需求。其实不止是运营商的产品会出现这个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产品都拥有这个问题。产品经理在做一款产品时,总能将自己的产品对应上用户的需求,但是用户真的有这种需求吗?还是仅仅是一种理论需求,并不是实际需求。正是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导致了一些产品并不能被用户所接受,从而消亡。

  第二点,收费形式与时代特征不相符。手机电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收费形式与时代特征大相径庭。手机电视的收费形式,是按频道包月流量收费,CCTV价格最便宜。但是当时用户的痛点在于流量费,并不是频道,用户不会一个月只看一个频道。如果当时的收费模式改为定向流量包,用户会增多一些。

  结语

  短信转飞信业务的停止,让飞信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然而面对用户的流失,中国移动也是无可奈何。手机电视业务的停止,也间接说明中国移动将开始拓展新业务。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上一篇 2016年5月19日 17:47
下一篇 2016年5月19日 18:01